宫里面就这么一回事,有权势的不一定地位高,地位高的不一定能呼风唤雨。想要有面子里子,关键是看你是否跟对了人。
崔文升无疑是跟对了人,他的正经职事是御药房管事太监,从六品的衔。可他却敢跟司礼监的大珰们顶撞,所持底气无非是贵妃娘娘对他的信重。若没有贵妃娘娘替他撑腰,他就是再吃十个豹子胆也不敢跟那帮祖宗们横。
有消息说,贵妃娘娘已经在皇爷那里吹过风了,过个两三年就将崔文升补入司礼监任秉笔太监。皇爷那里自是没有意见,这么多年来,除了太子之位他实是争不来,贵妃娘娘其它的要求,皇爷从没拒绝过。
郑贵妃今天倒不是专程来慈庆宫看王恭妃的,而是刚从太后那里出来经过慈庆宫,想起王恭妃被丈夫幽禁在里面,婆婆刚才又提到了她,便想看看王恭妃现在如何了。
对自己这位婆婆,郑贵妃也是面子上敬着,心里怨着。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位太后打一开始就瞧不上她,并且一直是长孙朱常洛的最坚定支持者。当初,若不是太后下话来,拖了那么久的皇帝也不可能遂了外朝愿,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可以说,一个太后,一个王皇后,才是郑贵妃争国本最难逾越的两座大山。
两个女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老不死。
无论谁死了,国本都将出现戏剧性的转变。
当年,丈夫册立长子常洛为太子的圣诣出后,郑贵妃曾抱着儿子常洵痛哭,哭得死去活来,哭的凄凄惨,叫人不忍视。
万历知道后,没去安慰郑贵妃,因为他也痛苦。
母亲的压力,是他这个皇帝也无法承受的。
一晃八年过去了,当年的往事早已在郑贵妃心中飘散,她现在早已不存野望,所求只是让儿子过的更好而矣。
只是,心里那个结始终解不开。
因而,她不愿意去见自己的婆婆,更从来不和坤宁宫那位照面。但是限于礼仪,她又必须每月去拜见自己的婆婆。
婆媳两人见面,有什么好说的,用慈宁宫人的话说,就是两个木头人相互客气几句,然后就没了。顶多尴尬的坐在那,说几句孙儿、重孙的事。
这孙儿自是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重孙自然是朱常洵两年前生下的儿子朱由崧了。
不管李太后多么不待见郑贵妃,对自己的孙子和重孙,她还是认的。
只是,这点亲情的钮带远不足以弥补婆媳两人之间的裂痕。
最后,以太后乏了,贵妃告退落幕。
郑贵妃临走时,太后无意间提到了王恭妃,郑贵妃这才想来慈庆宫看看。
斥了崔文升后,郑贵妃见宫门紧闭,便要跪在地上的徐应元开门,请王恭妃出来一见。
她是不愿进这冷宫的,且对那位老妈妈也十分的不喜。虽说自家儿子终是没能争过对方的儿子,自己也息了争储之心,但毕竟是女人,郑贵妃还是很想在这老妈妈面前摆一摆自己皇贵妃谱的。
“娘娘稍等,奴婢这就进去通传!”
徐应元不敢怠慢,忙打开殿门钻了进去,可一会他却小心翼翼的出来,硬着头皮对郑贵妃道:“回贵妃娘娘话,王恭妃身子有些不舒服,不能前来拜见贵妃娘娘。”
“是么?”郑贵妃不置可否,这个结局她其实已经猜到了。
崔文升眉头一挑,厉声说道:“你马上把她叫出来,否则把你们通通配到净乐堂去!”
净乐堂是宫中专门焚化宫人太监骨骸的地方,那地方常年阴气森森,是宫中比冷宫、浣衣局还要可怕的所在。
徐应元刚倒霉催的从司设监到冷宫来,再叫到净乐堂,那他可就一点翻身之地也没了,当下脸就吓得白,对这崔公公恨的不行,一咬牙,就要进去将王恭妃拖出来。
他是真要将王恭妃拖出来的,因为,他知道,他哪怕对王恭妃再是不敬,也没有人会找他的麻烦。起码,皇爷在一天,就没人敢。
冷宫,已经体现了皇爷对王恭妃的态度。他们这些做下人的,只要按皇爷的意思办就行。
郑贵妃眉头皱了下,她不是很高兴崔文升的语气,那样易给人她这贵妃娘娘盛气凌人的感觉。但,想了想,终是没有开口。她现在的确是想见见这个以前常被自己称作老妈妈的太子生母变成什么样了。
是还和当年一样,可怜兮兮的宫人模样,还是真的变老了,变憔悴了,变的叫人认不出来了。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跟我去请恭妃娘娘。”
徐应元瞪了眼边上那个还傻跪着的小太监,二话不说拉着他就要进去将王恭妃拖出来。
这小太监叫王承恩,六岁就叫家里给送到京里净了身,托人送进了宫。不过因为没有钱,也没有人提携,所以一直是个小火者,两年前给安排到这冷宫看大门。
让徐应元意外的是,王承恩没有动,仍是跪在那里。
“进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