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登上御座,群臣山呼万岁,李世民威严地扫了一下群臣说:“今天,朕与你们议一件大事,就是关于立储的事,这几天,举荐东宫的折子快把朕的东暖阁给淹没了,多数是举荐魏王和齐王的,望众爱卿畅所欲言,看哪位皇子可堪当东宫之位!”张亮忙站起说:“魏王学识渊博,聪明睿智,由他继任东宫,大唐国运必久。”杜楚客也陈奏:“张大人代表了百官的心声,魏王素怀仁爱之心,且原太子被废,魏王是嫡次子,由他来继任储君,是理所当然、名正言顺的事情。”李世民猛一拍桌案,大声说道:“哼,好一个学识渊博,聪明睿智的治国之才,好一个仁德的皇子!岑文本,你来说说,这些奏章是怎么来的!”李世民的反映把朝中大臣吓了一跳,岑文本出班说:“臣遵旨,举荐魏王的这些折子,是几位大臣奉他本人之命鼓动诸臣上陈的,其中张亮找了八十一人,杜楚客找了六十九人,臣也找了十一人。”大臣们顿时一片哗然,李泰面色铁青,双目投向岑文本,岑文本却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向他一拱手道:“魏王殿下,立储关乎朝廷未来,是何等大事,您私结大臣,谋取储位,是对朝廷的不忠,对皇上的不孝,臣要是不向皇上说实话,就是误了国家,误了你啊!”李泰看着这位多年倚重之人,气得浑身抖,恨不得马上把他撕为碎片。也顾不得在朝堂之上,从嘴里挤出一句:“真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卑鄙无耻之小人!”李世民冷笑一声说:“李泰你是很有才,可你的德记朕甚为担忧啊!为了争储位,利欲熏心到了何种地步,来人,把李泰带下去,囚于北苑!”几个侍卫架着李泰往外走,到李恪跟前时,李泰突然停了下来,看了他一眼,接着转向岑文本,心不甘地说道:“我明白了,全明白了。”李世民接着说:“这么多年,朝中党争不断,乌烟瘴气,在这场争斗之中,皇长子和侯君集等阴谋谋反,李泰等人更是阴奉阳违,手段阴险,还有一些皇子也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李世民顿了一下接着说:“别的不说,不是有的皇子看似不争,却在背后搞小动作吗?朕就不点破了,请他们记在心里,以后要以皇长子、皇四子为戒,老老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李恪听到此话,心中一寒,豆大汗珠子不断地往下滚。这时长孙无忌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今天就请您当着大家的面,指定一位皇子作为储君,今后谁要是敢再像从前一样抱着各自的目的,百般阻挠的话,不管是什么人,臣就让他死于刀下!”长孙无忌的声音在大殿里嗡嗡作响,李世民看了看长孙无忌,又看了看众臣,大殿里静得连个针落地的声音都没听得见。长孙无忌毕竟是开国重臣,当朝宰相,已故长孙皇后的亲哥,他平时韬光养晦,这时站了起来,说出如此狠话,谁都知道,他说这话的份量,全殿上下竟无一人敢再说话。李世民心想:到底是自已的妻哥,别看平时修仙学道,不问朝事,关键时候,竟不惜冒着为他自己树敌的危险,而力挺自已。想到此,李世民,眼中竟有些湿润。李世民稍一停顿,大声说道:“朕欲立晋王李治!”满朝文武都是一脸的诧异。李治脸上略过一丝惊喜,但随既又平静下来。一旁的长孙无忌立该跪倒:“皇上英明,晋王仁孝,天下属心,立为储君,实属大唐之幸!”说着朝李世勣瞥了一眼,所有的人都明白,眼下这个手握重兵的大将的态态至关重要,李世勣躬身跪倒:“臣李世勣衷心拥戴晋王入主东宫!”接着房玄龄与褚遂良也一齐跪倒。岑文本脸在抽搐,心中痛苦万分,知道大势已去,无限悲凉地跪了下来:“臣没有异议。”所有的大臣都跪了下来,只有李恪木然地站着,旁边的岑文本拉了他一下,他才跪了下来。此时,他知道,他的梦想已经不可挽回地破碎了。长孙无忌对李治一拱手道:“请太子殿下向皇帝谢恩。”李治扑通跪下,以头抢地哽咽着道:“儿臣谢父皇大恩!”就在满朝文武的欢呼声中,年仅十六岁的晋王李治终于“众望所归”地成了大唐帝国的新储君。李治继任储君的三天,李世民下诏封长孙无忌任太子太师,房玄龄任太子太傅,李世勣任太子詹事;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右卫率,前太子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太子宾客。一口气把这么多股肱重臣全部派到东宫当老师,足见李世民对李治的期望之高。同时,此举也等于是向天下人表明——经过这么多风波之后,皇帝最后敲定的这个储君就是铁板钉钉的未来天子,任何人也别想再打夺嫡的主意!名单中惟独没有岑文本的名字。岑文本表情有点异样,李世民宣退众人后,让他留了下来。“朕起用很多重臣作为太子的僚属,可惟独没有你,为什么,你想通了吗?”岑文本一脸地惶恐道:“臣这些年来一心帮魏王李泰,致使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臣罪孽深重,没有资格辅佐太子。”“你真的是一心在帮助魏王吗?岑文本啊,你的才识在大臣中可以说是最高的了,魏王在朕所有的儿子之中天资又最高,如果你真心帮他,他会有今日之败?可惜了你这番苦心了,李恪虽然表面上韬光养晦,看似不争权夺嫡,可他能瞒得了天下人,但他瞒不了朕.你真是聪明绝顶啊!把权谋用到极致了,你用十三年的时间以辅佐魏王为名,暗中却在相助吴王李恪,怕是你认为李恪势单力薄,急需人才,辅助他登上皇位,将来你会位极人臣吧!”李世民看着岑文本,意味深长地说:“朕早知道此事,你也瞒不了朕。不过朕不杀你,你毕竟在中书侍郎这个位置上十四年了,没有宰相之名,而行宰相之实。谨小慎微地为朕为朕操持政务十四年,朕如果不给你一顶宰相的纱帽,后人会骂朕太吝啬不会用人的,从明儿起,你就正式出任中书令吧!”李世民的话让岑文本颇感意外,看着这位凛然如神的皇帝,这才真正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没几天,授岑文本为中书令的谕旨就下达了,可岑文本一天也没有睡好过,常常半夜惊醒,出了一身的冷汗。半个月后,他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去中书省办公。扶着门框久久凝视着面前的中书令桌案,岑文本脸上露出百感交集的神情。良久,终于长吸一口气,抬起脚朝哪走去,脚却绊在高高的门槛上,身子重重摔倒,趴在地上,鲜血从他嘴角流了出来。他仰着脸,眼睛死死地盯着桌案后面哪张椅子,吃力地向前爬去,一步又一步.......眼看着到了桌前,他努力地伸出手,指尖在慢慢向桌案靠近,直到离桌脚不到一寸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再也无法前进。哪根伸直了的手指颤抖了半天,终于从空中垂落下来........当中书省的官员们七手八脚地把他扶起时,才现,他已气绝身亡了。数日后,李世民下令解除了李泰的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等一应职务,降爵为东莱郡王。原魏王府的官员,凡属李泰亲信者全部流放岭南;杜楚客论罪当死,但以其兄杜如晦之功而被赦免,废为庶人。贞观二十一年二月,李世民再次患上风疾,健康已是每况愈下,体质已经非常虚弱了,只能三日一视朝。同时他开始大量服食江湖方士为他炼制的所谓“长生丹药”。很显然,此刻的太宗李世民已经和历史上所有老来昏聩的帝王没啥两样了。由于大家的支持,本书上了起点的历史类小说强力推荐,这也增加了太阳辐射写下去的信心和热情,这里面也有你们点击收藏和推荐的功劳。追看的朋友,请收藏一下,投个推荐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