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他们纠结这个地方带来好处的同时,华夏电视台科教台播出一则让全世界都震撼的消息,在华夏平城的杨家沟出现了很多种还没有在其他地方出现的鱼类和植物,这些现又填补了华夏鱼类和植物的一项空白。
这些都是从现场传回来的视频报道为证据,而在杨家沟现场的有数十位动植物界的权威专家。
这些专家都是在早上的时候从网上得到杨家沟真的出现了不知名生物才从各地赶往杨家沟。
在到了杨家沟他们通过观察才知道网上说的一点都不假,在杨家沟这个地方还真的出现了很多种在科普文献中根本没有见到过得动植物。
看到真的出现了不知名的物种,这些动植物的专家就找杨凤山商量,想提取一定的样本检验一下这些鱼类和花草都是什么样的品种。
杨凤山遇到这个情况也有点为难,要说不让这些动植物专家研究也说不过去,毕竟人家是搞科研的,要是这些专家们真的研究出这些是新生的物种,那杨家沟的知名度一下就能提升上去。
可要是让这些专家研究的话,他又害怕这些专家到时候要带走一些鱼类和花草,要知道这些鱼类和花草可是杨承志从各地费了大力气才收集回来的,本身数量就不多,让他们带走的话,就会影响游人的雅致。
这些动植物专家知道杨凤山的意思之后,保证不会带走这些不知名的动植物而且也不会损伤它们,杨凤山才勉为其难的答应。
有了杨凤山的肯,这几十个动植物专家开始捕鱼、提取植物基因进行研究,经过短时间的研究这些人最终确定这些物种中很多都是第一次出现。
得知这个情况之后,这些专家们马上将自己研究的结果连同影像资料一同送回到燕京的中科院。
中科院经过研究马上将这些资料传到了科教台让他们把这则消息传出去,让世人知道这些物种只是在华夏特有的物种。
有了华夏科教台的报道,不说华夏就是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都知道了在华夏一个小山村中出现了新的物种,很多人就有了去杨家沟一探究竟的想法。
杨承志当然不会知道这些事情,他在吃过午饭之后,就带着青云离开大院,他想过去和杨凤山商量一下水上农家大船的事情,顺便过去看看温昆布老爷子,自从人家到杨家沟之后,自己也只是过去几次。
一上午接了不少电话,自己怎么也得给人家安排好住处,家里住不下,这些人也只能安排在水上农家了。
到了打谷场那边,杨承志先去了杨凤山哪里,进到杨凤山的家中,见杨凤山夫妻正在吃饭,在家中还有八个客人。
八个人中杨承志认识两个,两个人都是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两人的相貌和杨凤山有着几分相似。
从小在杨家沟长大的杨承志一眼就能认出这两个中年男子是杨凤山的两个儿子,年岁稍长一点的是大儿子杨达,个子稍微低一点的是小儿子杨飞。
杨承志猜想在他们身边的应该就是他们的家人,在两人成家的时候,杨承志正在上学,所以对于两人的妻子,杨承志都不认识。
看到杨达、杨飞之后,杨承志笑着问道:“达哥、飞哥啥时回来的,这次回来不走了吧”。
对于两人的情况,杨凤山也和杨承志说过,两人在外面的情况比较不错,每年也能收入个十来万华夏币。
不是两人不想带着家人回来,主要是回来害怕村里人说三道四,毕竟杨凤山是村里的支书,是杨承志的左膀右臂,要回来的话人们会不会说杨凤山开后门。
在今天过年的时候,离开杨家沟打工的所有户口都在杨家沟的人都回到杨家沟之后,杨凤山专门和杨承志说了一下,说两人处理一下在外面的房子什么的。
杨承志当时也是让杨凤山督促两人赶快回来,到时候两人就能分担一下杨凤山的压力,却不想两人在这个时候回来,这个时候正是需要人手所以杨承志就高兴的不行。
见杨承志这样一问,杨达、杨飞呵呵一笑:“那边的事情都处理完了,以后就变成地地道道的农民了,承志以后你的多照顾一下”。
杨承志哈哈一笑,指了指站在一边的杨凤山,“你们有事也别找我,找凤山叔就行,村里的大小事情他说了算”。
听杨承志这样一说,杨达、杨飞都是一愣,他们从来没有听父母说过这事情,在他们的印象中杨凤山或许帮杨承志处理一下小事情,但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种情况。
杨凤山淡淡一笑,“回村好好干活就行,别出去十多年什么也干不成,到时候让村里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