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打过交到的就一个李道宗,这家伙看李诚的眼神很复杂。至于魏征,李诚只是扫一眼,就没有多看他。这个千古名臣,历史上评价很高的人物,李诚却不是很欣赏。
怎么说呢?魏征是喷子,李诚天生反感喷子。大概是现代网络社会里带来的病根,对这种总是站在道德高度上喷人的家伙,李诚没法子喜欢。但李诚也没法子否定,魏征是个人物。
“陛下,一会就能收完,臣去洗个手。”李诚笑嘻嘻的抱手,转身去边上的沟渠里洗手。
李世民一脸激动的看着越堆越高的番薯,群臣的表情也很精彩。农耕时代,这可是个不得了的事情。哪怕这种粮食很难吃,也能解决大问题。真的遇见荒年还挑食?观音土都吃呢。“陛下,此乃本朝祥瑞啊!老臣为大唐贺,为陛下贺,天佑大唐啊!”有人突然声嘶力竭的喊了一嗓子,谁这么不要脸?李诚看过去,一个老家伙,头都白一半了。说话声音都在哆嗦,站在那里还得有个
随从扶着。
这么大的岁数,呃,算了,看他激动的眼泪鼻涕都出来了,李诚就不腹诽他了。
“温相,别激动。身体要紧。”站一边的房玄龄赶紧扶着他,这位是尚书右仆射(音y叶)温彦博。李诚知道是他之后,更没脾气了,这位都快死的人了。
温彦博哆哆嗦嗦的冲着李世民抱手长揖,群臣也都跟着一起冲李世民行礼:“臣,为大唐贺,为陛下贺,天佑大唐。”群臣异口同声。
声音太大,李诚在水沟边上,被突然吓了一下,一屁股坐在地上。
好在这会也没人注意他了,都在看着李世民呢。李世民迈着哆嗦的步子,都在番薯堆前,拿起一个在手上仔细看,眼睛里怎么都控制不住的眼泪往外溢出。
现场一片寂静,少顷,李世民举起手里的番薯,转身冲着群臣大声怒吼:“天佑大唐!”
这一次不止群臣了,现场除了李诚之外,所有人都出怒吼声:“天佑大唐!”制约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王朝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是人口增长和粮食产量之间的矛盾。唐朝比起李诚穿越前的现代,固然有很多土地还没有开出来。比如荆州以及江南,围圩造田还没有大规模的开始
。
落后的农业技术下的农业生产,还处在广种薄收的状态。唐朝的均田制,永业田和口分田是两个概念。永业田是可以传给后代的,口分田则不然。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土地,只会越来越少,原因是土地兼并。
这些问题,李世民不可能看不到。大唐的臣子们,同样也看见了。所以,内部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一方面继续深挖内部的潜力,为圩造田。一方面向外扩张,西域。
现在的大唐还不是鼎盛时期,高宗年间的唐朝才是最鼎盛的盛世。
存在不可化解的矛盾这一前提之下,一种耐旱不挑土地的高产作物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口增长的上限被大大的提高了。
这才是现场李世民和群臣如此激动的原因,单单一个番薯,就解决大问题了。
李诚对此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他呆滞的看着君臣们的反应,心道:至于么?
很快李诚就意识到自己还停留在现代社会的思维出问题了,所以也显得有点小激动。
一亩地收完了,小山一般的番薯堆,在众人的眼睛里就是最可爱的东西。
十杆大称扛过来,三人一组,一个筐,装满了开始称番薯。
所有人都安静的等待一个结果,房玄龄亲自上阵,拿着本子计算出一个结果,走到李世民跟前,双手奉上,口称:“陛下,结果出来了。”
李世民知道会是一个很惊人的结果,却不敢看,扭头道:“你告诉朕就好了。”
房玄龄也有点哆嗦,深呼吸之后,大声喊了出来:“亩产三千六百四十六斤。”
“大唐万岁!陛下万岁!”群臣和宿卫整齐高呼,气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只有李诚反应不一样,摸着下巴还坐在水沟边,自言自语:“不应该啊,产量还是低了点。”
站在李诚身边的高晋听的明白,腿一软差点归下来。心说:家主,能不要这么说话么?
“自成,你过来。”现场总算稍稍平静了,李世民看见了低头不语的李诚,招呼一声。
李诚没听见,还在琢磨哪出了问题呢,高晋赶紧招呼一声:“家主,陛下叫您。”李诚想的太投入了,产量不到四千斤,比起现代社会的动辄五六千斤的产量,那真是太少了。李诚在找原因呢,他根本就忘记了一个事情,这番薯地他就没怎么管。都是一个老卒,带着一群后生在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