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侏罗纪岛上的闻鸣,完全没有理会自己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多少震撼。
《华尔街时报》如同凯奇曾经开玩笑说的那样,真的给闻鸣道歉了。
“我们曾经认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自身拥有100亿美金的零成本估值,在当时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吹捧。然而,在我们刊登报道一个月之后,苹果公司的创始人闻鸣,就用了两周的时间,将一家估值只有5亿美金的企业,变成了一家估值210亿美金的企业。”
“如果说估值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那么,红杉资本以42亿美金入股该公司,并且只得到了20%的股份时,还有谁不认同呢?”
“在这一过程中,闻鸣仅仅为特斯拉带去了3亿美金的账面资金。除此之外,没有为特斯拉增加任何固定资产。当然,如果闻鸣本身也算是固定资产的话,那么,他这个固定资产就等同于202亿美金。”
“为了我们在两周之前严重低估了闻鸣的自身价值,我们正式道歉……”
《华尔街时报》是全世界金融嗅觉最敏锐的媒体,在硅谷的高层开始疯传红杉资本入股特斯拉,并且数额创造了投行投资一家企业的记录时,《华尔街时报》就已经刊登了正式的评论文章。
文章中的道歉只是一小部分,他们还公布了这一次融资的具体细节,以及分析了特斯拉能够获得如此高额A轮融资的原因。
是的,在特斯拉被闻鸣全资收购之后,它在未上市之前的第一次融资,就属于A轮融资。
而在硅谷那些投行投资各行各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在A轮融资的时候,得到42亿美金的投资额。更不可思议的是,如此高额的投资,竟然只得到了20%的股份。
甚至,没有任何管理决策权,没有优先套现权。
整个美国都为这一场不可思议的融资案列所震撼,而这种震撼,也随着美国媒体的大肆报道而开始席卷全世界。
对于闻鸣来说,这种能够震撼全世界的好处,并不是证明了他的天才之名,也不是打了那些曾经看衰他的那些人的脸,而是让特斯拉之名,响彻了全世界。
“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能够在这种时候出歇斯底里的怒吼,只有埃隆马斯库和马丁艾伯哈德了。
他们两个创建了特斯拉,辛辛苦苦展了近十年的时间,也不过是让特斯拉开始量产第一款车,然后估值达到了5亿美金而已。
相比于闻鸣全资收购特斯拉两周时间,特斯拉取得的惊人估值,他们两个的人生可以说是充满了失败。
马丁艾伯哈德还还好一些,因为在闻鸣收购特斯拉之前,特斯拉其实已经和他无关了。埃隆马斯库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放弃特斯拉完全是因为闻鸣带来的资本压力。
“这就是你为什么一定要全资收购特斯拉的原因?”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埃隆马斯库现在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公司,他在离开了特斯拉之后,自然也要待在这间公司里。
原本他这段时间还算是比较高兴的,因为三枚火箭的射失败,导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被他卖掉了特斯拉的股份得到的现金解决。
可是现在看来,他得到的那几亿美金,简直就像是被闻鸣甩在了他的脸上一样。
“砰砰砰……”
电脑被摔了,台灯被摔了,精致的茶具被摔了,特制的红酒杯被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