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陈福仔所说,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工人就是大唐工业不断展、薪火传承的火种,陈福仔这样的老工人在厂里干了八年,厂里已经培养出一批可堪重任的新一辈工人了。大唐的工人们绝大部分是新移民,这些新移民在刚来大唐的时候是文盲,缺乏必需的知识。他们是一边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一边学习文化逐渐培养起来的。再有就是国内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基本上都是中学毕业或者技术学校毕业,基础上稍好一些,但是技术仍旧是新嫩,都是需要时间打磨的。有陈福仔这样的老工人带着,才能使得新工人们最终成熟。
密河重工也是国有企业,也就是陈福仔所说的系统内的集团。大唐的集体体制优越性在这个时候体现得最为明显,大唐作为国家能够调动一切有必要的资源,去完成很多其他国家难以完成的事情。“积极投身祖国建设”、“我是一块砖,祖国哪里需要往哪搬”这些不可仅仅是口号。
国家成立的某地区开办公室,不仅会在开上拟定政策,而且还会在进行大量研究和审定后,提出一大批项目。这些项目几乎是无所不包的,从基础设施类建设道路、住宅、水电和通讯,到服务于当地居民和城市需求的学校、医疗和文体娱乐设施,再到具体根据某一地区资源和区位条件所建设的工商业企业。具体到某一个企业,文件下到各个系统当中去,然后由各个系统进一步更细致地确定开办的新工厂的规模,搞什么样的产品,需要怎样的配套,抽调哪些精兵强将过去,同样还要向开办公室提供反馈,包括需要如何的配合,能够容纳多少劳动力人口等等。
这一次陈福仔就再次被抽调,前往迦太基的******,在那里去协助设立新的重工企业。地中海南岸的工业区位条件良好,大唐的领地上具备石油和铁矿等展工业的必要资源,同时还在地中海沿岸,交通便利,更靠近潜力巨大的欧洲市场,所以被多方看好,成为大唐仅次于大规模的本土开项目的地区开项目。
陈福仔具备这种从零开始搞工业的经验,所以仍被倚重。只是陈福仔年近五十了,但婚姻生活并不顺利,这也跟他不断被调派有关系。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从清国带回来的一个同乡女,来到大唐之后觉得如生活在了天堂。而陈福仔之后从富饶的珈州调往光州,受到了妻子的好一顿埋怨,甚至最终双方没法过下去,两人离婚后妻子又回到了珈州。陈福仔在光州当地又找了一个原住民妻子,这个妻子同样因为不愿意跟陈福仔前往东部而离婚。陈福仔这次来到了升禄之后,也就没有再找媳妇。一是年纪大了,二是两任妻子已经给他生了六个儿女,他也不担心绝后这样的问题了。
像是陈福仔这样因为支援国家的建设而在个人生活上有所牺牲的人不在少数,不过他们很少有怨言。因为他们中大多数人在来到这个国家之前,过的生活根本无法与今天相提并论,人们都很知足,同时更愿意把这种幸福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