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粗略的构象(1 / 2)

站到离子通道实验室的门口,松岛恒还有些小激动。

他整了整衣领,才向门口几位笑着点点头,率先走进实验室内。

蔡教授等北大的领导们,此时就站在屋檐下,做出欢迎的表情,杨锐反而被放在了外圈,算是半个背景。

松岛恒一眼就现了杨锐,他的照片,松岛恒可是看过多次的,每一次都惊异于对方的年轻和帅气。

松岛恒不是无缘无故的想要来蹭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就像是他的2000万美元,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得到的。

身为东大的教授,松岛恒是不傻的,包括三井等财团在内的各大公司,同样也是不傻的。

2000万美元在日元升值的86年,同样是很不少的,事实上,就算现在的日本公司和日本人都踌躇满志的想要买下全世界,真到出钱的时候,千万美元级的依旧是要斟酌再三的。

最终,松岛恒亲赴中国,腰揣2000万美元的原因,无非就是猎猎而起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王旗,太过于诱人罢了。

对松岛恒来说,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只要能在诺奖水平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上挂名,那就有着无限的可能,也就值得他专程来一趟。

而对三井等大财团或大公司来说,能够多一笔对诺奖的资助,本身就能值回票价了,而最有诱惑力的地方,则在于G蛋白偶联受体对于医药研究的影响。

G蛋白偶联受体与诺奖的关联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因为它与人体和医药研究的联系极其密切,可以说,在这方面的基础研究的进展,每前进一步,就能有数十种的新药冒头。

也是因为这样,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的绞杀战才如此的惨烈,无数的顶级实验室的背后,是大量的基金会,以及大型制药厂的资助。

二战以后的国际科研格局就是这样,能够赚到最多钱的科学项目,能够得到最多的资助,而能够促进赚钱科研的基础科研项目,能够得到最多的关注。

当然,也免不了大量的资金涌进来。那些“慈善家”们创立的数量繁多的基金会,其使命并不一定就是履行慈善事业,更多的是众筹资金,投入到自己在乎的项目中去。例如大型制药公司的老板和高官们参与的慈善基金,虽然不追求盈利,但他们一定会瞅着G蛋白偶联受体这样的项目而来。

三井和松岛恒也是一样,他们付出的资金,从国家申请到的经费,也都是要用于有利于自己的方向。

松岛恒看着杨锐,就像是看着一尊漂亮的奖杯似的。

他等着一群中方领导的寒暄结束,立即就站了出来,打招呼道:“杨锐先生,我是东京大学的松岛恒,我看过你表的多篇文章……能参观一下离子通道实验室吗?”

“当然,请进来吧。”杨锐早就将实验室给收拾好了,第一阶段的研究完成,他就面临着表论文和招待记者与学者的状态。

松岛恒兴致盎然的走进了离子通道实验室,并将之与自己幻想中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向对照。

半通式的实验室,仪器从头摆到尾,已经有了大型实验室的雏形,实验员们各就其位,操作着为数不多的设备……

松岛恒靠近了其中一名实验员,认真的观察了他的操作,才微微抬头,笑道:“非常熟练。”

“谢谢。”杨锐跟着他的脚步,并不真的让他在实验室里自由自在。

“你们练习了很久吧。”

“确实是这样。”

“现在的进度呢?”松岛恒状似礼貌的问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