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监视做没有意义的事情,感觉非常的别扭,没过多久沈溪就决定离开……作为朱厚照的臣子,他不需要对张太后负责。
无论怎么样,沈溪都不会妥协,有些事情触及了他的底线,不秉公处理,他觉得对不起身上的官服。
“大人……是否侍奉您宽衣?”
两名宫女又走了过来,目光迷离,粉颊通红……对于能跟沈溪生点什么,她们充满了期待。
既能完成张太后交托任务,还能跟眼前这般英雄人物春宵一度,留下美好的回忆,对她们而言实在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沈溪这次没有再给她们机会,站起身道:“已经过了很长时间,本官该离开了,告辞!”
沈溪不想再听两个宫女的哀求和解释。
无论张太后如何惩罚这她们,都是宫里的事情,沈溪先要把内心不必要的负罪感给驱除掉,这件事本就是张太后强人所难,不管这两个可怜的宫女最终结局如何,他作为受害者都不必背负心理包袱。
等沈溪出了偏殿,现外面有太监和宫女等候。
沈溪没有理会,径直往午门去了。
刚走到半道,一个老熟人匆忙赶来,沈溪侧头一看,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戴义。
“见过沈大人。”
戴义过来就对沈溪行礼。
沈溪驻足打量戴义,问道:“戴公公从何而来?”
戴义恭敬回道:“刚从太后那里过来,太后让奴婢把这件东西交给大人……大人做事辛苦,朝廷理应有所赏赐。”
说完,戴义把一个袋子递上。
沈溪接过来打开一看,马上皱起眉头,里面居然装着几份田契、地契。
沈溪心想:“又是赐食,又是送女人,现在连房子和田土都送来,真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啊!”
戴义笑道:“沈大人可真有福气,此乃太后娘娘恩典,旁人想得到如此赏赐都没机会……实在让人羡煞也!”
“戴公公羡慕的话,只管拿回去自用!”
沈溪态度强硬,没有给戴义面子,直接把袋子丢了回去,“本官现在奉皇命查案,就算太后没有赏赐,也会尽力而为……一切都要以事实为根据,律法为准绳,若因此而有所偏颇,本官如何跟朝廷和百姓交代?大明法度不存,又如何指望约束万民,推行礼乐教化?”
“嗯?”
戴义被沈溪的大道理说得一愣一愣的,不知该如何应答。
沈溪不再理会,转身便走,连招呼都不打一个。戴义赶紧往前几步,追上去道:“沈大人请留步,太后娘娘还有话转告。”
沈溪头也不回:“多余的话本官不想听,听了也没用,戴公公最好免开尊口!”
说完,沈溪人快步而去。戴义看出沈溪态度坚决,无可奈何,只能停下,琢磨回去后该怎么跟张太后回禀。
……
……
永寿宫内,张太后倾听戴义回奏。
前方地上跪着两个战战兢兢的美貌宫女,戴义虽然人站着,但整个腰身都弓了下去,心里非常担心,毕竟张太后交托的差事未完成。
“……太后娘娘,沈大人说要以律法为准绳,认真查案,老奴想跟他多说几句,他都不理,老奴只能回来跟太后娘娘回报……”
戴义能力有限,沈溪态度强硬些他就没辙了,连张太后交待的话都没法告知沈溪。
张太后有些恼火:“沈之厚究竟还是不是我朱家的臣子?他是为皇室负责,还是为普通百姓负责?”
这问题,戴义不好回答。
张太后气急败坏,大雷霆。
戴义虽然没多少能力,也知道说多错多的道理,只是默不做声,等张太后自行宣泄负面情绪。
“太后息怒。”旁边一个娇滴滴的声音传来,戴义侧头看过去,正是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夏皇后。
戴义心想:“几次到永寿宫来都见到皇后娘娘,可听她说话还是第一次。”
张太后在儿媳面前,始终得保持一定风度,道:“本以为给沈之厚一些好处,他就知道该怎么做,谁知道这般不识趣……都说他年少有为,做事沉稳,现在看来都是旁人恭维,分明是个顽固不化、喜欢逞强的莽撞后生!”
夏皇后想了想,目光茫然:“太后是在说刚才来的那位沈大人?”
“什么大人小人,不过是我朱家的臣子罢了……”
张太后不屑地说道,“正所谓君为臣纲,他所做一切,应该以维护皇室安稳为前提,现在他拿百姓利益做借口,撼动皇室利益,简直不可理喻!”
夏皇后稍微一怔,随即“哦”了一声,没做出表态。
张太后知道自己这个儿媳是天然呆,她平时只想找个人说说话,打一下寂寞,她那个婆婆现在信佛,不怎么搭理人,本身太皇太后王氏也不是弘治皇帝的亲生母亲,关系疏远,张太后不想以晚辈的身份经常前去拜会,只能跟儿媳亲近些。
“皇后,你先回坤宁宫,哀家还有些事要跟戴公公说。”张太后准备着手安排一些事,不想让儿媳知晓。
涉及娘家利益,她不会完全把主动权交给沈溪,想动用手头权力做一些事。
等夏皇后走后,戴义越紧张,因为很可能张太后要问罪。
但张太后却并没有对戴义火,吩咐道:“你去内阁见谢阁老,把今日的事情大概说给他知晓,让他帮忙斡旋,总之哀家那两个弟弟一定不能有任何变数,实在不行的话,可高举轻放,小惩大诫,以平息事端。”
“你再去一趟寿宁侯府,跟寿宁侯介绍一下情况,让他不要乱来……最好让建昌侯出来赔礼道歉,尽早把事情了断,该舍弃的利益一概不要,选择息事宁人……另外,切不可对兵部沈之厚有任何不轨之举,以免一错再错!”
“是,太后娘娘,老奴这就去办理。”戴义领命后紧忙离开永寿宫。
……
……
寿宁侯府,张鹤龄见到戴义。
听戴义告之张太后接见沈溪的情况,张鹤龄非常窝火,当即把张延龄召唤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通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