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当众质问,基本上算是把沈溪逼上绝路。
之前沈溪虽然已跟谢迁产生分歧,但至少二人在公开场合保持了基本的礼重,但现在谢迁主动撕破脸,且以长者的身份训话,目的便是要让沈溪当众屈服。
沈溪被所有人目光盯着,大臣们都想知道,沈溪是否有魄力当众顶撞,跟谢迁交恶。
沈溪心想:“如果我现在直接告诉谢迁,坚持出兵,等于是跟世人说,我罔顾当年谢迁提拔之恩,以晚辈的身份,公然挑战这位辅大人在朝中的声望地位,将自己置于不仁不义之地,就算那些支持我的大臣也会倒戈相向。”
“但若我就此屈服,将意味着以后我在谢迁面前失去话语权,在出兵之事上更是出尔反尔,以后在皇帝跟前也无法自处。”
“谢迁此举我虽然早就防备,却没料到他倚老卖老,真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我难堪,更是以他在朝中的声望做赌注,行要挟之举,实非君子所为。”
何鉴作为和事佬,立即看出问题关键所在,现在无论沈溪赞同还是拒绝谢迁的提议,都等于在朝堂上无法立足。就在沈溪凝眉思索,现场一片鸦雀无声时,何鉴走了出来:
“于乔,今日我等聚集于此为的是等候午朝举行,有什么事情好说好商量,何必把话说得这么僵?”
谢迁恼火地道:“私下里商议?现在跟他说什么,他能听进去?沈之厚,老夫当初破格提拔,看中的是你的能力,你现在却拿大明社稷安危作为晋升筹码,你凭何以为老夫和满朝文武会赞同你出兵的观点?”
这话已不是辩论,而是指责,谢迁已给沈溪定义,那就是祸国殃民,虽然没有明白无误地点出来,却直白易懂。
沈溪在众人凝视下,恭恭敬敬向谢迁行了个礼,随即转身而去,连一句“告辞”的话都没说。
“之厚,你……”
何鉴赶紧上前挽留。
人群自觉地让开一条路,谢迁的喝声传来:“让他走!陛下要举行朝会,某人却私自离开,这是要公然造反吗?”
这话其实是想让沈溪知难而退,自动留下来,但沈溪却没有听从,因为谢迁提出的问题,无论他怎么回答都是错的,既如此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不答,这个选择最好的一点,是让他可以不陷入谢迁设置的陷阱中。
当然,如此也无异于跟朝中文武百官说,两人的矛盾已不可调和。
沈溪头也不回地出了文华殿偏殿,等他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在场大臣仍旧鸦雀无声。
就算之前开口劝说的张懋和何鉴也都默不作声,这会儿谁出来说话都属于添乱,而且可能会得罪谢迁。
大家伙儿都跟商量好一样,沉默以对,无论人们知道谢迁如何上火,如何需要人捧场,都保持“客观中立”。
“他这是目无君上!祸国殃民!老夫绝不允许他这么做!”谢迁仍旧在咆哮。
这话入耳,大臣们的神色都不以为然,因为谁都知道谢迁完全是在给自己撑面子……以往为他长脸的晚辈已拂袖而去,沈溪用一种近乎违背臣子忠义的方式选择回避,算是对谢迁之举作出交待。
你问的问题实在太过刁钻,我不愿得罪你,更不想违背自己的真实想法,干脆就此离开,哪怕知道如此做可能会被皇帝降罪。
谢迁黑着脸坐下,喘息声重得偏殿里的人均清晰可闻,可就是没人上前相劝。
张懋先一步带着夏儒避开,白钺、杨一清等人也识相地走到殿门口,假装看天色,始终坚持留在谢迁身边的只有何鉴、杨廷和、梁储三个,算是谢迁最后的班底。
“他这是要造反!”
谢迁仍旧用一些过激的话给沈溪定性。
何鉴见大臣们们都躲得远远的,分成一个个小圈子交头接耳,私下议论,没人再留意这边,他才凑过去道:“于乔,你这是难为之厚,把他推到悬崖边啊……”
“世光兄,你的意思是说,老夫给他出难题了?他回答一句放弃出兵有那么难吗?是老夫给他难题,还是他给老夫难堪?”
谢迁仍旧没意识到自己行事有多阴险,觉得自己没错。
何鉴叹道:“就算你对之厚再不满,大可私下说,你这么让他当众表态,他怎么跟陛下交待?难道你让他跟陛下说,因为被你说服,所以他放弃出兵构想?现在坚持要出兵的不是他,而是陛下!”
谢迁怒道:“分明是他从中作梗,如果不是他,陛下会随便说出兵之事?世光,都这样了,你怎么还为他辩解?”
说完,谢迁站起来,气呼呼离座而去。
……
……
谢迁没走,只是出门冷静一下。
他本抱着一种希望,沈溪或许没走远,依然在附近徘徊,只等太监前来通知朝会召开便直接到乾清宫。
等他出来后才知道,原来沈溪态度异常的坚决,周边根本看不到其身影。
“……最好现在陛下马上传话说举行朝会,这样他不出席,又没告假,我便可以在陛下跟前告他个欺君罔上的大罪……他不是要装风度,随便离开吗?我一定要让他知道这么做的严重后果!”
谢迁心中充塞着懊恼,根本不顾沈溪是他自己亲手提拔出来的现实,一门心思想把对方压下去,连自己都不知为什么。
其实除了谢迁自个儿,就连宫里这些值守的侍卫都看出来了,现在朝中最大的两派,分别就以谢迁和沈溪为代表,二人在朝堂上矛盾的根由在于皇帝的宠信,当谢迁现无法从皇帝信任方面将沈溪比下去,能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凭借他的身份地位和老资历,不择手段进行打压。
出兵草原只是个幌子,哪怕可战可不战,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大明手上,依然被谢迁拿出来做文章。
可惜的是谢迁完全不知昨日生了什么,不清楚朱厚照这小子天亮后才醉醺醺回到乾清宫寝殿,以其酒量,没有四五个时辰根本醒不过来,也就是说,等正德皇帝睡醒已是黄昏时分,根本不可能再举行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