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麾下众人敲打了一翻,收到了想要的效果之后,马超将注意力转移回到了战场上。
通过询问,马超得知,在三次与李儒的交手中,西凉军战损最严重的,是第一次的交锋;第二次交锋时,战损便少了很多,等到第三次交锋,已经基本能够和敌军的战损持平了。
这个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郑泰在实战中,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他的临阵指挥水平,正在与日俱增。这一点,无论对马超来说,还是对郑泰本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欣慰的好消息。
而对于西凉军最有利的一点,是李儒还不知道马超的到来,如果李儒再像之前那样出手的话,非但不能讨到任何好处,反而会在马超的手里损兵折将。经过这么多年的锤炼,马超的智慧,不说比肩最顶尖的谋士,但也绝不会逊色于李儒这样的一流谋士。两世灵魂融合在一起的马超,绝对是文武双全这个词的最完美诠释。
趁着李儒还未掌握军中的人员变化情况,马超决定主动出击,诱李儒来攻,而后伺机击败李儒,扫清进兵长安的障碍。
这一战,马超依旧将指挥的大权交给了关羽和郑泰,让麾下这一文一武两人,率兵前往挑战。徐晃和庞德各领一直两千人的伏兵,绕路十里,埋伏到李儒的两侧,马超则是率领一千奔雷骑隐藏在军中,等待时机;令让胡车儿率领一千步军,绕路到李儒的身后,利用地势截击他的后路。
很快,关羽率兵挑战的消息,便传到了李儒的耳中。
“哼,匹夫之勇,还敢来战?”李儒最初的反应,是不屑一顾的。但毕竟在军中厮混时日已久,经验丰富,不屑之余,李儒的心里又生出了一丝疑惑,他不明白关羽为何还敢前来挑衅。正所谓兵事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关羽已经连败了三场,难道还要自取其辱吗?还是说,关羽现在忽然间便有了足够的仗势?若果真如此,关羽的依仗,又是从何而来?
没有急于率军应战,李儒命人将西凉军最新的动向呈递了上来,仔细的观看了一番。在军情简报中,李儒没有现任何的异常,西凉军中一切照旧,既没有人员减少,也没有新人到来。
思来想去,李儒觉的关羽一定是不甘受辱,这才再次兴兵来犯,意欲血洗前耻的。毕竟,一个武将创下偌大的名声,着实不易,关羽爱惜自己的羽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李儒自认为找到了圆满的解释,心中也就不再迟疑,点起兵马,准备去和关羽厮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