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淳的宣誓,掷地有声。
针对报社的整顿,势在必行,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别说区区御笔,就算跑去孝陵,请老朱出来,也没用!
比如接受入股,必须安排人员,对内容进行监督,必须限制媒体数量。
除此之外,柳淳还制定了一条规定。
报社可以分散,但是印刷工厂仅限于三家!
这条命令下去,对于整个应天的报界来说,是非常巨大的影响,甚至比之前关停那些报社来得更猛烈。
众所周知,在宋代就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可长久以来,雕版印刷依旧占据主流。
制约活字印刷的最大问题,就是活字的选材……用木活字,容易变形,用泥活字,强度不够,经常损坏,用金属活字,成本太高……所以直到洪武年间,大明依旧以雕版印刷为主,即便偶尔有活字印刷使用,也是数量非常稀少。
而最近这几年,情况大为转变,大明变得有钱了,皇家科学研究会推出的铅活字受到了推崇,在印刷领域,基本形成了大字用铅,小字用铜的成熟格局。
报纸大行其道的背后,其实是技术的进步。
这也是柳淳最乐于见到的。
推动一个时代的进步,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必须有一大群人共同推动。
可任何的技术进步,都是两面刃,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的问题。
现在柳淳要做的就是对这些问题进行治理。
印刷在电子排版出现之前,是绝对的劳力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排版工人,数以十万计。
遍地的报社,除了内容乱七八糟之外,报纸的印刷质量也非常差,纸张不好,印刷也差,尤其是错字连篇,让人不忍卒读。
所以要建立起新的报社的权威,印刷质量提升,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柳淳确定了三家大型印刷厂,任何报社都不准私自印刷报纸,而是要将每天的报纸内容,提前送到印刷厂,由三家印刷厂负责。
没有这三家的标识,就是不合格的报纸,私自印刷,是要承担可怕的后果的。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先,遍地的小印刷作坊被清扫一空,所有的工人,印刷设备,厂房,都集中到了三大家,十分方便管理。
而且集中之后,财力雄厚,技术更先进,印刷质量也能够保证。
最最关键,等于又给了报社上了一道锁。
即便报社内部能通过,印刷厂觉得有问题,也会拒绝刊印的。
……
“不愧是柳太傅,一出手,就捏住了命门,要是让他做成了,整个江南的舆论都会被他捏在手里。这些年的筹备和辛苦,全都没什么用了。”
灰袍老者,躬着身体,对面坐着庆成郡主,老太太满脸寒霜,“柳淳有多大的能耐,我早就清楚,洪武大帝在世的时候,不也被他牵着鼻子走,你们这些人自问有多大的本事,敢跟他较量?我说句不客气的,前些日子冒冒失失去见了他,以柳淳的精明,多半已经开始彻查老身的底细了,我这把年纪了,还有被一群小儿辈牵着,什么时候把一条老命扔进去,他们就满足了。”
庆成郡主絮絮叨叨埋怨着。
灰袍老者只能躬身听着,一脸谄媚的笑容。
“郡主过虑了,您老是先帝的侄女,早些年又对陛下多有照顾,如果连郡主都容不下,天下人会怎么看陛下?您说是不是?”
庆成郡主呵呵冷笑,“别给老身灌迷魂汤,我家那口子就是一时糊涂,在淮安卫任上,被你们拉下了水,几十年了,他都死了,后辈子孙还要被你们掌控,老身真不知道我们一家人欠你们什么了!”
灰袍老者连连躬身,赔笑道:“
郡主说的哪里话,我们这些人都愿意听从郡主号令,唯命是从,我们的一颗心,就是忠于郡主的。”
“呸!”
庆成郡主啐了一口,“你们的心里想的都是怎么赚钱,也不知道那些黄的,白的,有什么好的,堆满了家里的金库还不够……你们的钱都够子孙花一万代了,怎么还不满足?就算老身求你们,该收手了!非要跟柳淳斗,会是什么下场,你们就没有想过吗?”
灰袍老者略微沉吟,心中暗暗冷笑。
到底是妇人之见……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他们想不想斗的问题了,朝廷拿到手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却不愿意释放利益,也不愿意跟商人分享……不趁着现在,阻止铁路修建,等两京连在一起,他们这些年手上的车马行,仓库,行号,甚至是钱庄当铺,这些全都会变得一钱不值。
更不要说,有柳淳在,商人永远没法把手里的财富,转变成权力,毕竟柳淳太清楚怎么对付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