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夫人虽出身名门大族,但纯以书艺擅名,也以此授徒,而且还教出了一个书圣王羲之。
可是这位足以作为我国女性书家冠冕的奇女子,其艺其实仍是个谜。一方面,《书后品》说:“卫素负高名,正体尤绝”,似乎呼应着《翰墨志》的讲法;一方面却又有人以仙女舞姿来形容她。
依前者,卫书应是清劲古拙的,因为钟繇即以瘦劲古雅见长。依后者,则她应是流美妍媚的。
一偏阳刚、一偏阴柔。
到底哪一种才是卫夫人的真正面貌呢?
世传卫夫人另着有《笔阵图》。
这是流传极广的书法诀要,也是“永字八法”的前身。
由这篇文章,不难看出她的笔法主张。
但是,这幅图也是个谜,作者究竟是不是卫夫人,颇有争论。
或题为王羲之,或云为六朝人伪托。
大抵是因她名高,又曾教过王羲之书法,所以这篇教人如何写字的文章,大家就都说出于她之手了。
但假若此图真为卫夫人所传,或属于她这一脉的笔法,则卫夫人就只能是刚劲的风格了。
因为此图将书法写字比拟成打仗,要持笔去破敌阵,故笔锋即刀锋,一点如高山坠石,一钩如百钩弩、一折如劲弩筋节、一撇如陆断犀象。
一刀斜劈,要能斩断犀牛大象,那需要多大的气力?
因此她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可见这完全是讲力道、极雄强刚劲的书风。
此图又称为“笔阵出入斩斫图”,正可见其用心之所在。
在卫夫人以前,书艺确实也是以雄健为主的。
蔡邕之前的王次仲,《书断》说他“奋斫扬波”“交戟横戈兮气雄逸”;张芝,羊欣说他“精劲绝伦”。
蔡邕的字,《述书赋》说他“启戟弯弧,星流电转”。
魏晋间名家,如韦诞,梁武帝说他“龙威虎振,剑拔弩张”;皇象,羊欣说他“沉着痛快”;晋元帝,《述书赋》说他“如鉶刃,剑客得志”;索靖,则自称他是“银钩虿尾”;又傅玄,唐人评为“如项羽投戈,荆轲执戟”。
凡此等等,俱可见论书重视骨体、气势、力道,是汉魏两晋的主流。
据《书史会要》云:“王旷与卫氏,世为中表,故得蔡邕书法于卫夫人,以授羲之”。
卫夫人之法,无论传自蔡邕抑或钟繇,遂都不能不是雄强的。从这一方面看,卫夫人以斩斫论书,也可说是渊源有自的。
然而,在大潮流中也不是没有小支流。
在雄强的书风之外,也仍有一些表现为柔美的作家与作品。例如张芝的弟弟张昶,风格就与老哥不同。
《书断》说他“虽筋骨不及,而妍华继之”;《书后品》说他“西岳碑,但觉妍冶,殊无骨气”。
这显示此时也存在着一种妍媚的书风。
其后有刘德升,据说是行书的创始人,《书断》亦谓其书“丰赡妍美,风流婉约”。
这也是妍美的。
大抵劲健之书,强调筋骨;妍美之书,则有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