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 工程计划(1 / 2)

政府自然担负不起,各方面妥协才出了新方案,在细则中,京津冀毫无疑问被列为了重点区域,要重点监控。

其实相比于达国家100-850g的限制标准,1200-2100依然显得很宽松,只是这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跨度已经够大了。

而张逸夫知道的是,十几年后,2011年的标准版本,这个数字在多数情况下已经被限制在100g以内,之后甚至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那就属于追求卓越了。

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排放也不是一天能降下去的,1200-2100g,这对火电来说绝对是个坎儿,其它地方监控和管理也许会松一些,但京津冀,是真的迫在眉睫,环保局已经说的很清楚,这个范围内的电厂他们会进行持续性、高密度的监控,不行你就给我停产!停产了供电就要出问题!供电出问题了黄正辉就炸了!黄正辉是不会允许自己炸的,所以整个京津冀地区电厂都要立即行动起来了。

要说这个趋势,也早有了,不是只有恒电,只有张逸夫看到的。不过其余大多数企业,技术上目标方向更低一些,多是在排水系统上做文章,毕竟是通过化学制剂和管道解决的问题,技术难度更低,烟尘上也有人做文章,不过力度并没有恒电这么大,自动化程度和方法上都简陋一些,算是传统基础上的升级版。提升有限的效果。

恒电这边,常思平等人耗时一年多,呕心沥血,加之引进德国元器件搞的烟气处理和监控系统。还真的分毫不差踩到这个点儿上了!

几乎在恒电设备质量认证批下来的同时,g13223-1996也公布了,所有新电厂和扩改建机组,必须满足新标准。

计划中的电厂,包括已经计划好在97年动工的电厂,都不得不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国内搞脱硫脱硝防尘排烟的企业不是没有。但方法、技术、自动化程度都属于很基础的阶段,能满足91年的标准就万事大吉,毕竟烟气处理这一块,成本投入很大,不仅仅是一次性安装成本,投产后对厂用电的消耗。化学制剂等耗材的成本都是存在的,你要的效率越高,成本几乎是要翻番的。

值此紧急状况,大家先想到的都是进口方案,把烟气处理方面外包出去,虽然招标耗时耗力,但也总比不达标被干掉要强。也就在这个时候。恒电拿着一堆认证杀了出来。

在权威机构的认证中,dr的脱硫效率更是达到了98%,当然这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数据,根据各类客观参数,实际上脱硫效率是稳定在92%-98%之间浮动的,这也足够了。

后来人们在评价恒电产品的时候,经常有一种说不出的尴尬:我们也想招标,但实在没有第二家国内厂商有能力投标了。只好指定采购了。

如果说在继电保护行业,压住不上微机,继续用传统保护设备仍然可以维持的话,这次的排放标准可着实是一件坚决的事情,至少新上的电厂和机组,要为此提高预算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