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每年百万台的生产规模,你觉得我在意?(2 / 2)

郑秋生咬牙切齿地看着李弼。

“郑董事长,要合作,康力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来。”

李弼提醒对方。

“我们可以适当降低价格,你们给的价格太低了,50%没有可能。任何一家生产型企业都不可能亏损着生产。”

“50%不行,四成五也行。”

李弼依然是一脸平静。

“四成五?我宁可公司破产,也不供应你们!”

郑秋生冷笑着开口。

“乐视有很多订单,不可否认。现在也能完全自主生产,康力不供应零部件,少了每年五十万台的产量,市场规模也会缺失这部分……一旦其它彩电生产线建成投产,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乐视将会失去先机……”

郑秋生气愤不已。

在他看来,乐视同样损失不起。

每年五十万台的产量,对于任何彩电生产厂来说,都是弥足轻重的。

有了这些产量,能占领更大市场。

竞争对手就少了这些市场带来的利润。

那可是以亿计数的。

“无所谓,乐视并不在意国内市场,何况,乐视跟长虹有战略合作协议。”

赵志雄也开口了。

现在直接就把自己当乐视的人了。

康力,只是对手。

“长虹有属于自己的品牌,会提供给你们零配件?他们自己不要这些利润,分给你们?”

俞建邦也开口了。

好歹,他是康力的总经理。

这种时候,再不说话,就显得他这个总经理失职。

一个有着自己品牌,并且市场行情很好的生产单位,怎么可能会把核心零部件提供给竞争对手?

“是不是这样,你们可以去了解情况再来跟我们谈。长虹是国营单位。”

李弼一脸无所谓。

“不降低价格,我们的合作是无法达成的。”

当着刘春来这个老板的面,他更是放心。

能谈成,更能展示他们的能力。

受到重用。

还能报仇。

何乐而不为?

“我们可以把价格降低一成五。”

这已经是郑秋生觉得,自己能接受的底线。

心在滴血。

这意味着,一年上亿港币的利润离他而去。

回去很难向其它股东交代。

他也清楚,要是不接受降价,只能继续亏损直至破产。

没生产订单,也不可能一直养着生产工人。

工人一旦流失,要想再找回来,又得花很高的成本。

康力承受不足这样的损失。

现在,他已经低头了。

“郑总,康力是我们老东家,我们也不希望看着它破产,价格降低三成,合作协议就算达成。另外我们再增加一些订单,将规模扩大到每年100万台,这样也能保证康力每年的利润不会降低……”

李弼不时看看刘春来的反应。

刘春来脸上表情没任何变化,也不干涉他们的谈判。

如同一个看热闹的旁观者。

在听李弼说每年上百万台的订单,心中也是有些吃惊。

李弼这人的市场洞察力很敏锐啊。

表面上不动声色,刘春来并没说什么。

就目前国内市场行情,未来几年,别说增加百万台,哪怕增加千万台也能销售出去。

还仅仅只是国内市场,不包括国外市场。

中国彩电,很快就会走出去的。

未来,世界上大部分彩电生产都源于中国。

刘春来是知道的。

不管长虹怎么打价格战,他都不担心。

掌握着展方向。

长虹未来的科技树是会点偏的。

何况,自己将来展的是智能电视。

不能只用了乐视的名字,而不走乐视的路子。

只要不像乐视那样不顾后果疯狂扩张,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郑秋生同样在衡量。

降价三成。

利润会降低大部分。

可同样有着利润。

李弼等人知道确切的成本,在谈判上,他占不了什么便宜。

廖珍却在董事长跟总经理都没有开口的情况下,满脸寒霜。

“怎么可能!这么低的价格,即使生产出来,也没多少利润。我们还不如破产!”

作为董事长秘书。

虽说更多是靠晚上工作来获取董事长信任。

廖珍还是了解公司的情况。

尤其是成本等。

但是她口中的还不如破产,却让郑秋生的脸色更难看。

“廖秘书,闭嘴!这里没有你的事!”

俞建邦冷冷地呵斥廖珍。

这事不是脾气就能解决的。

廖珍这女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没看着连董事长都在衡量利弊?

作为一个董事长秘书,在核心团队离开的时候没有帮着劝说老板,反而加了一把火……

俞建邦同样也了解厂里的生产成本。

百万台产量,虽说要增加投资,利润能跟之前持平。

只不过单台彩电零部件的利润会低很多。

却能保证康力的生产。

不至于真的破产。

“这事,我无法答应。”

郑秋生摇头。

“那就没得谈了。”

李弼再次看了一眼刘春来。

“刘老板,你是真想放弃这样占领更多市场的机会?”

郑秋生问刘春来。

刘春来一脸笑容地耸耸肩,摊开双手。

“郑董事长,我无所谓。彩电本就不是我的主打产品,你应该清楚,我的主要业务是服装跟卫生巾……我喜欢赚女人的钱……”

刘春来的态度很明显。

他不在意这次合作。

“可你们对彩电技术的研投入不小!”

郑秋生不死心。

这事情他干得不地道,但是现在却如同救命稻草。

“我们投资技术,没毛病。”刘春来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国引进很多彩电生产线,总有一些厂想升级生产技术,可他们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或是技术能力解决问题……”

事实就是如此。

彩电行业因为国家扶持,市场行情很好,大量生产线引入,而导致整个行业非常混乱。

长虹的价格战,就会重新洗牌。

即使在价格战打击下,最终还是有好几个品牌生存了下来。

国内市场,最终就会在这几个品牌的竞争下快速展。

技术,才是展的关键。

而不是生产规模。

代工厂,多的是。

对方显然是不知道这点的。

“另外,引进国外生产技术,需要外汇。如果我们提供技术,不仅不需要外汇,价格也会比国外更便宜。请问,我还会在意生产规模多大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