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朱由榔接到了一封从西域来的急奏。
急奏是李定国的,但却并不是报捷,而是一封陈书。
李定国在奏报中提出,希望以朝廷的名义大规模的向西域移民。
理由李定国给的很足,仅仅靠二十万大军在西域驻扎,也许可以一时震的住蛮夷,但一旦这支军队主力老了,立刻就会被蛮夷卷土重来,就如死灰复燃一般。
只有通过不断把汉家儿郎移民到西域,在那里扎下根来才能真的有统治力。
换言之,朝廷在西南不还是改土归流了吗?
任何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都不可能放任土司世袭罔替的绵延下去,那不成了所谓的国中之国了吗?
所以才有了万历三大征之征讨杨应龙。
如今西域的局面要更棘手。
毕竟西域已经被异族统治了几百年,几百年间汉文化几乎在西域没有任何的影响力。
这出现了很大的断层。
要想把断层修复并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
或许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
这就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才能完成。
换言之大规模向西域移民的效果不会当时就出现,但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当然这就需要朝廷下定很大的决心。毕竟诸如湖广填四川这样的事情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若非下定决心,基本上很难成行。
如今等于李定国提出了方案,把难题摆到了朱由榔的面前。
如何决断就看朱由榔的了,毕竟他是大明天子,没有人能够代替他做决定。
本能告诉朱由榔,大规模向西域移民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只是可能前往西域开垦的移民本身不太情愿。
毕竟汉家儿郎骨子里是有着很强的乡土情结的,轻易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
许多人一辈子去过的最远地方就是县城,有的人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
一下子让他们不远万里去到他们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作为朝廷总该给出一些好处和甜头。
毕竟只有这些人心安,愿意在西域继续待下去,才能把这个政策执行下去。
政策是政策,要想落地,还是离不开人的执行。
朱由榔当即召见了张煌言。
作为如今永历朝的辅,张煌言在朱由榔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许多大的施政方针都是由张煌言提出的。也有一些是由朱由榔亲自提出,张煌言丰富完善的。
总之,不知不觉间朱由榔已经习惯了有张煌言替他分忧。
很快张煌言就奉召入宫,在乾清宫面圣。
来到暖阁之后,张煌言当即拱手行礼。
这也是朱由榔给到他的特权。
毕竟张煌言可谓是追随朱由榔北伐文官中的元老。除了已经老的走不动路的文安之,就属张煌言的资历最老了。
朱由榔要做出礼贤下士,君臣和谐的表率,自然要选张煌言。
“给张阁老赐座。”
朱由榔轻点了点示意道。
韩淼立即命一小太监把锦墩端到了暖阁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