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孟心中高兴,不过对这些苗兵还需要更多的教育。
“大家自然可以杀了他们,不过这么杀人,和他们滥杀无辜,又有什么区别?我们需要的是彻彻底底的改变。只有那些有确实罪行的,才可以明正典刑。不过就算没有确实罪行,他们予取予求,作威作福,也是行不通的。从今天开始,军中的将领,要听从别不华和纳哈出的安排,参与劳动,洗心革面,做一个新人!”
张希孟给苗兵的改造定下了调子,接下来的工作就容易处理了。大家伙只要按照以往的经验处理就好了。
只不过针对苗兵,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就是完成训练之后,要返回家乡,回到苗寨,推动变革。
这些士兵学习军纪军规,了解朱家军的主张,甚至还有人学习汉字,读书,改革戏曲,更适合在苗寨传播。
他们忙得热火朝天,干劲十足。
几万苗兵,尽数归附朱元璋,包括罗贯中,他竟然也投降了。
这些事情,自然是瞒不过张士诚,事实上也没想要瞒着他。
几万人马,每天唱戏,训练,带着他们到各处观看,尤其是去均田之后的村子,了解怎么分田这些事情都是摆在台面上的,张士诚也得到了消息。
这位刚刚还因为占据了苏杭而窃喜的大元忠臣,此刻是怒火中烧,气得胡子都撅起来了怎么回事?
就靠着唱戏,就让几万人投降了?
过去老子也费了那么多心思,杨完者就是不识趣,苗兵也不听自己的调令。
这才有了不得不偷袭杭州的事情,结果还弄得罗贯中也跟着投降了。
怎么老是斗不过朱元璋?
不行,绝对不行!
他能干,我也能干!
不就是演戏吗?
我也会啊!
我这边文人这么多,还写不好几出戏?
张士诚终于现了华点,他立刻给施耐庵下令,你的学生投降,这事我不计较了,但是你务必给我写出一出好戏。
施耐庵都懵了,写什么?总要有个要求吧?
张士诚认真想了三天,要求下来了,要写他英明神武,睿智超群,文武双全,爱民如子,总而言之,要让人看戏之后,就想要归附他,为他出生入死,赴汤蹈火。
面对这个要求,施耐庵都哭了,要不我也投朱算了,这个主子太难伺候了!
奈何张士诚这么要求了,施耐庵也没办法,只能又找了几个人,大家伙关在书房里,用尽心思,使劲儿编。
问题是这玩意怎么编啊?
先说形象,咱们就从西厢记下手,反正主角都姓张,张君瑞和张士诚,也没差多少。用兵这部分怎么写呢?
干脆就抄火牛阵算了,说脱脱百万大军围攻高邮城,张士诚大摆火牛阵,一战破敌。
可问题是高邮之战,的确是张士诚的高光时刻,但是他又投降了元廷,成了大元忠臣,这可怎么圆啊?
那,那就说大元朝招了张士诚当驸马,还把社稷江山,托付给张士诚,就,就仿照白帝城刘备托孤来弄。
虽说三国演义还没有问世,但是依据三国历史创造的戏曲已经相当多了,在施耐庵的努力之下,一部堪称终极缝合怪的好戏,终于上演了。
这玩意怎么想怎么别扭,张士诚一个盐贩子出身,上场却是眉清目秀的小生,接着战高邮,又要改成武将装扮,等托孤的时候,又换成了老生,不够他折腾了。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
张士诚又没有什么主张,非要宣传自己,那就只能硬吹呗!
不过张士诚也不那么清楚,看了本子之后,还挺满意的,自己跟活神仙差不多了,就这么演吧!
姓朱的,你能做到的事情,咱老张也一样!
按照张士诚的吩咐,上演之后,据说人山人海,观众都特别满意,尤其是张士诚一出场,大家伙欢声雷动。
听手下人这么一说,张士诚还来了兴趣。他本想在府里看看,但是肯定没那个气氛张士诚就觉得乔装改扮,混进了戏园子。
果不其然,到了张士诚出场,下面的人掌声雷动,齐声叫好。
老张咧着嘴,笑了起来,没想到自己这么受欢迎。
可他还没高兴一会儿,身旁的人就捅他,提醒道:“不想活了?快拍巴掌,回头还有一斗米呢!”
瞬间,张士诚怔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