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诚然是很恐怖,只要这扇末日之门打开,短短数小时内全球几十亿人的死亡都是在意料中事。更令人胆寒的却不是这种突的短期伤害,而是漫长难熬的核冬天。
科学界很早就有一种推论认为,当大量的核武器一起生爆炸,其所释放的能量,将会把大量的尘埃和水蒸气送入位于地球高空的同温层。随着厚重的尘埃云团阻碍阳光照射地表,马上就会引地面气温急剧下降。其后,持续的降雪会在地表形成强烈的光反射作用,进一步促使气温降低。简而言之,这一连串错综复杂的反应,最终产物就是近似于地质历史上那些冰川期的核冬天效应。
根据理论值推算,核冬天的效果将极为猛烈,即使正值盛夏的南半球,也会在很短时间之内变成隆冬。虽然后来有新的理论分析认为,前面提到的那位乌鸦嘴专家算错了某些关键数据,从而夸大了核战爆可能引的后续效应,劝慰民众不必担心核冬天问题,但这个结论和核冬天理论一样,也是个推论,究竟谁对谁错,似乎只能用实践来检验了。
吴晗对于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向来不抱太大期望。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只是美好的愿望,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才是司空见惯的常事,吴晗据此认为要考虑到出现最坏结果的可能。
当一场巨大灾难降临时,那些盲目乐观者的下场,无非落得个跟寓言故事中那只寒号鸟一样凄惨。目前姑且先认定核冬天理论是完全成立的,那么即便是以最乐观的估算,核冬天带来的降温也要持续数年之久。反之情况不乐观的话,这一冷下去好几百年,也不能说是完全没可能的。在此期间,除了地球靠近赤道的热带地区以外,露天农业估计都不会有什么收成了。毫无疑问,持续性的灾害天气将会让那些逃过核战打劫的幸存者,长时间挣扎在痛苦漫长的核冬天里,最终仍不免死于饥寒交迫之下。
这个并不遥远的凄惨未来,着实令吴晗感到一阵毛骨悚然,所以他决心从现在开始就要为自己能活下去而努力。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都市人,太过习惯依赖到超市采购每日所需食品的便利条件。当人们尽情享用着美味新鲜的各类食品,唾手可得的轻松余裕之时,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些粮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没人辛勤劳作,那就肯定没有东西吃。
曾经尝过挨饿的滋味,吴晗在渡过了核战惨烈现场的精神冲击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其他难题,而是今后的粮食从哪来?形势严峻的未来,远比核辐射更令他感到恐惧。饿死!不管从什么角度看,也不是个会让人觉得舒服的死法啊!
桃花源景区地处未开的原始森林深处,远离那些中心城市。尽管景区自有温室能提供大量蔬菜和水果,鸡蛋、牛奶,甚至是肉类的供应理论上也能做到自给自足,可是唯独对于最基本的粮食生产规模不大,需要依赖外界供给。假如要展温室规模化种植粮食作物,在物质准备方面问题不大,只是需要投入更多数量的人力参与生产才行。始终在反复盘算着粮食问题,吴晗决定尽快把这个棘手问题抛出交由众人讨论,免得继续浪费宝贵时间。他已隐隐预感到,对于幸存者们来说,最困难的考验此刻尚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