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殿侧殿,烛火明亮,金丝楠木的巨大柱子散芬芳,大殿中人影晃动,这是最后一次战前会议了,再过两天,大军就要出。
皇上在正座,禁军,新军,几乎所有将领都到齐了。
连耶律大石也在,自从商定他与耶律雅里的婚事之后,耶律大石便十分配合,为他们绘制详细的辽西走廊图纸,标注了重镇要塞。
那些国土数年前本来就是辽国的,金国攻占之后肯定来不及大兴土木,所以重镇要塞肯定不会变。
另外则是辽军以前的布防图,这个更加重要,辽军占据辽西走廊上百年,布放选择肯定是千锤百炼的,哪里适合布防,哪里布防效果最好他肯定一清二楚。
而最重要的是,金军很有可能也是这么布防的。
如果真是如此,那他们就抢占先机了。
不过领兵将领中并没有耶律大石,皇上并不信任他,其实李星洲自己对耶律大石也保有一定戒心,因为从历史来看,此人极具文韬武略,但也非常有野心,让他领兵心里难免不踏实。
皇上站在正位,福安公公扶着他,他本可以坐着的,却坚持要与众人一同站着。
李星洲指着面前檀香木桌上铺开的地图道:“此次,禁军出动精锐五万人,由杨洪昭、赵光华统帅,杨洪昭为正,赵光华为副,外加新军第三师由刘季统帅,共五六万人为右路军。
右路军主要目的是走山海关,宁远,锦州一线,直接攻入辽东。”
杨洪昭,赵光华,刘季等人拱手,“是!”
之所以把刘季调到右路军,是怕他们火力不足。
“剩下的新军四个师,由我直接指挥,为中军,中军与右路军一开始统一行动,攻破山海关。
破山海关之后,中军走白狼上,与右路军侧应,直取金国都上京。”
李星洲宣布此次作战的目的和部署。
众人没人出声,纷纷应下,至于最终目标能不能达成,那又两说。
说着李星洲指了指太行山西面的大同府,“还有一路就是左路军,负责攻取大同府,具有由杨业、折惟忠负责,根据他们说的,庆州折家能出兵三千左右,因为折家还要分出精力防范夏国,所以不能尽出其兵。
太原边军能出两万左右,左路军到时总共两万五千多人,负责和义军侧应,攻打大同。”
杨洪昭道:“两万多人会不会太少?大同府可是重镇,若敌人守军太多,说不定会反击......”
杨洪昭的担忧李星洲也想过,他并不知道金人大军主力在那,如果在西线,那么杨业和折惟忠可能会危险,但是......
“西线离后方最近,就算战事不利,杨业和折惟忠亦能快速退回到太原府固守太原。”
听完他的解释,杨洪昭点点头。
“诸位,此次三路大军,出师共十余万,水陆转折运力数十万,乃举国之战,胜则成就我景国霸业,天下无人与之争锋,败则伤筋动骨,数年之内再无力与金国争锋。
此事关国运,江山社稷之根本,国家兴衰,一切都拜托各位了!”李星洲深深做了个揖。
众人纷纷回应。
“请殿下尽管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