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风的构想当中是要将能源部打造成一个超级大部委,所有涉及能源利用和能源规划以及能源生产的部分,全部划归到这个超级大部当中,即便是权限很大随着入世之后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也被纳入其中。.
之所以要这么做,也是基于大能源产业的一种设想,同时为了符合高层的裁剪政斧机构人员的需求。
国内的环保产业发展比较缓慢一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各地在推进环保市场化改革中摸着石头过河。
以水务建设项目招商引资为代表,八十年代末期,一些城市开始了水务投资改革,城市政斧通过直接或间接担保,获得政斧间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在这一轮引资中,涉及主要大城市的一百多个项目,但引资未涉及产权关系。
在中央禁止城市政斧参与担保等直接融资行为之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了第二阶段投资探索,外资开始以合作经营并且保证固定回报的形式投资城市水厂项目,同样回避了产权关系的明晰问题,只是明确了投资回报。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了以大量的bot方式为代表的第三阶段改革探索。bot针对单个新建项目,放开了一定期限的有限产权,实现了项目的有效融资,但是回避了城市水业的原有资产的产权处置。
随着城市水务企业改制的全面展开,政斧公共管理职能与资产出资人职能的分离,尤其是党的02大以后,水务企业的产权改革真正拉开帷幕,明珠、南方、崖州等城市水务企业的部分股权转让,标志着水务行业市场化进入了产权制度改革的阶段。
两千零一年底,国家计委发出了《关于印发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要逐步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民间投资进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经营姓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
这个《通知》的出台,标志着特许经营模式得到认可。
2002年年底,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要求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确保社会公众利益,促进市政公用行业发展为目的,加快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
总体而言,江风还是借鉴了一些国外先进经验,将环保总局所统辖的一些权力,上升到国家能源这个地位,尤其是对于水资源这样的特殊能源,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上,而环境保护这个话题,本身就是同有效利用能源,节能减排分不开的。
只要是组建了新的大能源部,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统筹解决,而不需要像现在一样继续扯皮,管不了事情。
“可是如果要这样的话,一九九八年才升格为国家环保总局的机构,岂不是有一次需要面临解散?没有环保总局的牌子,这让老百姓如何看待?”也有人表示了不同意见。
现在的环保总局,是一九九八年抗洪救灾之后,才升级为总局规格的,当时的考虑,估计也是看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姓,才有了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