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辛秘往事(2 / 2)

后面所发生的事无须多说,贾充师伯即为此妖妇暗害,惠帝登基之后,贾南风便祸乱朝政,意图巅复我大晋,虽为赵王司马伦所杀,却引发了八王之乱,使我大晋元气大伤,而我华仙门樊阿真人与李当之真人两脉也于混战中遭了不测,再无道统传下。仅余师祖吴普真人一脉流传下来,却已不复当年盛况。

在这般严峻形势下,匈奴人刘渊趁我大晋虚弱起兵作反,令中原陷入战乱,而朝庭早已油尽灯枯,破灭只是早晚间事,迫于无奈,为保得华夏衣冠血脉不至断绝,师祖只得率所余弟子含泪挥别中原,回撤到江东,与王导、王敦、诸多南渡衣冠共同辅佐于现今主上”

张灵芸讲了许多许多,南渡后的重新振作以及与王敦、王导的数次交锋也全都一字不落,可谓曲折复杂。尽管许多观点云峰并不认可,有美化华仙门的嫌疑,但也令他明白到自已原先坚持的晋朝灭亡原因过于简单了些。

说到底,这是一场多输的政治搏弈,中原本土力量包括司马氏、宗教势力、华仙门、北方的各士族豪门没有一个赢家,当然了,最大的输家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从中取益的唯有胡族与佛教。

云峰暗自叹息,其实这里面也说不上谁是谁非,太平道有错吗?如果不是汉末百姓们没有活路可走,又有谁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谋反叛乱?

华陀有错吗?他不齿曹操之卑劣所为,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曹操有错吗?《智囊上智部》载:太公望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公曰:“此人齐之高士,奈何诛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不为我用就统统杀掉,始自于姜尚!

华仙门有错吗?师傅被人杀了,弟子报仇雪恨,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士族有错吗?北方乱成了一团粥,难道还不许跑?非得呆在原地等着胡族来杀?

各有各的理由,只能说,他们目光短浅,没有大局观。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又怎能以现代人的标准去要求古人呢?再追究谁谁谁的责任已毫无意义,云峰所能做的,只有重新梳理这片河山,还百姓们一个安居乐业。

云峰沉重的表情落在张灵芸眼里令她有些不安,忍不住问道:“云郎,你可是认为天下之所以乱成这般模样,皆是由我华仙门而起?”

云峰摇摇头道:“灵芸,你莫要多想了,天下之事有谁能那么长远?历史总是充满着偶然与变数,当时谁又能预料到国家会陷入如今这般田地?而且历史趋势一旦显现,往往不是个人力量所能阻挡,正如同贾南风乱政引发了宗室诸王混战,直至力量消耗殆尽才停了下来,而在这过程中,谁也阻拦不了。华仙门事出有因,不能简单怪责,只有向前,尽快结束这乱世,才是正道。”

张灵芸听得出云峰是真心话,而不是在敷衍她,心中涌起了一股感激之情,嫣然笑道:“师祖一直为此事耿耿于怀,云郎能理解就好。妾心里也安定了些,对了,王敦指使张昭成刺杀于你一事,云郎打算如何处理?”

云峰沉吟道:“目前仅为张昭成一家之言,又没有任何证据,如今还不宜与王敦翻脸,暂且先当作不知道,平日多留个心眼便是。”

张灵芸寻思片刻,点了点头:“这般处置倒也妥当,前几日沈充被罢黜,今日张昭成又死于非命,王敦再想对付云郎,短期内除了挥军来攻以外,再无他法可想,但如今的形势应不至于恶劣至此,来咱们家里也能清净上一段日子了。好了,时辰也不早了,云郎你还是早些洗浴休息罢。”

接着却话音一转,问道:“绮贞,宋家妹子,你们俩谁去侍奉云郎洗浴?又或是两个都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