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不讲信义(2 / 2)

所以,蛮夷根本不识信义二字,你与他讲信义,他反笑你愚蠢,大王此举,可将拓跋氏主力诱入并州,聚而歼之,岂不胜过劳师远征?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谯秀一阵无语,却也无从反驳,毕竟在当时,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但种族本位思想还是挺严重的,华夷之辩深入人心,异族人,那都是下等人,下等人与他有什么好讲的?即便如刘石,一旦建立政权,匈奴、羯人随之鸡犬升天,地位被生生拨到了最高等。

而在秦国,除了羯人,虽然羌、氐、巴氐、匈奴各族混杂,但他们都自视为秦人,秦人之外,除了江东的晋人,河北中原的赵人,其余人等在他们眼里皆为蛮夷。

云峰跟着赞道:“老师,诸葛门主说的在理啊!中土之患,历来来自于北方,拓跋氏虽暂时势弱,但他人口众多,足有百万之巨,一旦有英主出现,结束分裂局面,仅十余年,必将一跃而为一庞然大物,不得不防啊!

弟子若发兵征讨,耗资巨大不说,关键还在于东木根山的地形,春秋战国后期,秦、赵两国相继向北扩张,赵国自北沿阴山黄河间向西推进,于阴山下设云中郡(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并数次从北面渡河进攻河套中楼烦与林胡,而秦国在灭掉义渠国后由南向北拓展,在云中郡西南设立上郡与北地郡。

但楼烦人,甚至也包括一些林胡人并未离开该地,而是被压缩至三郡以西,因此秦昭襄王,将秦国北部长城向东北延伸,沿当时上郡奢延县(今陕西靖边)修至上郡最北端十二连城,形成了一条斜贯三郡的防御线。

而始皇帝在灭六国之后,开始对北方匈奴用兵,于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占据黄河南地,将整个三郡以西纳入秦国版图,也由此发现了东木根山的特殊地形。

它山势复杂,利于隐匿,在山的西麓沿河地带及山中的沟谷是一条南北通道,马队可经此间往来奔突,山谷北端出口外隔黄河,向北可经狼山各山口退向阴山以北的广袤草原,向南可西渡黄河至河套,或沿河南下避走河西,至冬季黄河封冻后,更是往来无阻,因此,由秦及汉均把这十二连城视为国之北门,蒙恬更是在山谷北端设置了两座类似于当路塞的烽燧。

同理,东木根山中谷地及沿河地带,作为军事上退守避难之地,或是作为一条重要的通道,对于拓跋氏极为重要,我秦国大军既便劳师远征,他却可以躲入茫茫草原,令我追无可追,这也是汉武帝耗尽全国之力而不能尽灭匈奴的原因。

有鉴于此,弟子不得以才出此下策,把拓跋部主力诱入并州一举歼之,令拓跋部诸大人有能力争夺代王之位,使其陷入混战当中,将来腾出手再慢慢收拾!其实弟子明白,此举或会被人唾骂,在史书中留下不义之名,但弟子坑过俘、起过京观、屠灭过蒲氏氐族,又四处抓人开河修路,在某些人眼里,早已恶行累累,那么,多此一桩又有何妨?弟子何惧之有?”

这话一落,殿内众人均是浑身剧震,他们都感受到了云峰为天下安宁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情怀啊!

谯秀更是满面羞愧拱了拱手,摇头叹道:“哎~~断山,是为师错怪你了。”

云峰回了一礼:“老师无须如此,但能明白弟子的苦衷即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