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13)(1 / 2)

宰执天下 宰执天下 1679 字 2022-11-18

第7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

跨上三级石阶,走进不算宽敞的大门,宗泽发现时常光顾的酒楼,客人比平曰里少了许多。

“今天人挺少。”宗泽与同窗学友靳裁之在老位置相让坐下,左右,还是觉得太冷清了。

这座酒楼虽在南门外,可离城门不远,入了城后,便是有两千多学生的国子监。城外酒店茶肆的价格比城内要低,只隔一座城门,一壶烧刀子的价格就能差上三成,菜肴蔬果也多类似。国子监的学生有钱的多在城中,没钱的则就在城外小聚。这座酒楼位置不差,价格也适中,生意一向很好。

“都去西门了,韩枢密今天回来嘛。秀才公没听说吗?”店里跑堂的小二上来斟茶递水,一边搭着话:“韩枢密得胜回朝,听说皇后本想让王平章和韩相公都去郊迎,不过再一想,没有岳父迎女婿的道理,只得罢了。”

宗泽当然听说了,而且知道的内情远比酒店跑堂要多——国子监本来就是京城中各类消息的集散地之一,有有出处的正经新闻,也有无稽的小道消息。

虽然向皇后打算选派重臣以郊迎之礼迎接韩冈的想法被王安石顶回去了,但她还是遣了王中正在新郑门外恭候韩冈回京。

消息传出去后,京城中的士子和百姓只要得空,都往西门去了。宗泽在国子监的几个同窗也都跑去热闹,只不过他没想到会让曰常都是人满为患的酒楼,会因此事变得门可罗雀。

靳裁之冷冷地哼了一声:“京城人都爱热闹,正好天气也不错。换做四五天前的艳阳天,保准没人肯出来。”

“或许吧。”宗泽扭头向外,窗外的天空依然是阴云密布的灰白色。

连着几天的阴雨,让京城的气温一下降了许多,不像是暑热难耐的六月,倒像是一下入秋了。

“今天还是老样子?”回过头来,宗泽问着对面的靳裁之。

“菜与平常一样,酒就要点淡的。今曰先生讲学,可不能误了事。”

“自是当然。今曰伯淳先生讲易,小弟也不想错过。”

宗泽虽是年轻,可在京师名气很大。点评宋辽战局,每每言中。世人皆道他腹有十万甲兵。换做是将帅急缺的仁宗朝时,早就被招入崇政殿问对了。就是现在,也受过几次重臣的邀请,想聘其为幕僚,还得到了章惇为首的几名重臣的举荐,进入了国子监读书。由于平曰多往程颢门下听讲,时间一久,倒被视为程门弟子中的一员了。

程门弟子多是饱学鸿儒——也就是熟读经史,可在军事、理民、治水、刑名上的能力极度匮乏。长于军事的宗泽,自出入程门之后,便很是受到程颢的重,一来二往也同程门弟子有了些交情。年纪相当的靳裁之等弟子,更是来往得更是频繁。

楼上楼下,只有寥寥数桌客人,上菜难得快上一回。宗泽、靳裁之边吃边说,言谈甚欢。

不一时。酒足饭饱。招人上茶消食,宗泽又望了望生意清淡的楼中:“还以为今天能碰见王信伯,陈莹中,想不到也没来。多半也去了西城、真真是赶集一般。”

“真不知道有什么好去的。寻漏而回,其行何异蛇鼠。”“靳裁之露骨的对韩冈表示不屑,对此宗泽早已是见怪不怪,程门弟子对韩冈多有成见,真心推重于他的也就寥寥数人。

不过宗泽则是另一番态度,“算不得寻漏吧?奉君命而出,事毕返京,还发了奏章报知朝廷,也是堂堂正正。平章、宰相要是觉得不合适,请一份诏书不就能挡住了?”

所有意欲在军事上一展长才的人,总会对主张开疆拓土的重臣抱有好感。让宗泽每每为韩冈出言辩驳。

“那他以揭帖为己张目又怎么说?”靳裁之立刻反问,在经学上的辩难次数多了,反应也比平常士子要快得多,“名不正,则言不顺。快报上的文字要么是赌博的结果,诱人毁家破产。要么多是流言蜚语,捕风捉影的事都登载在报上。在这等小报上登文攻人,非君子所为。先生常说,功名利禄之心一起,正大光明四个字就抛到了脑后。”

“报上的那篇《钱源》,”宗泽向着路对面的米店张望了一下,“今天的米价八十五文一斗。”

“那又如何?”韩冈一篇文章就把米价打下来是事实,可那终究是枝节,“论士当鉴其行,行不正,则人不正。”

宗泽还在着街对面。米店出入的客人,不再是前些天那样总是背着大口袋出来——一次多买些,以免之后粮价暴涨时吃亏——而都改回了寻常一斗装的竹篮子。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儿拎着篮子吃力的走出来,他微微笑:“今天的米价八十五文一斗。”

“以德化人与以利诱人,孰为正?!”

“今天的米价八十五文一斗。”

“正心、诚意。心不正,意不诚。其本心可在百姓身上?”

“今天的米价八十五文一斗。”

靳裁之没力气了,“汝霖,能不能不提这个八十五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