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不得他们去欢呼自己的胜利,后面又是一群“容克-87”轰炸机飞了过来。刚刚打顺了手,你们又来了,欢迎啊,不过前面的飞机掉了下去。后面的飞机是看的清清楚楚的,他们马上也提高了警惕。“容克-87”轰炸机的机头向下一压,他们前面的两挺机枪开始喷射着弹雨。
这种“容克-87”有着“斯图卡”的外号,在机翼上装有耶利哥喇叭,在稿时会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凄厉啸叫声,用以震慑敌军。现在他们机翼上的喇叭已经发出了凄厉的叫声。这让第一次看到他们的水兵们,一开始却是吓了一跳,但是随后在军官们大声地叫喊下,他们急忙对它们开始了紧张的地射击。
“容克-87”的速度和“亨舍尔-111”相比两者只是差了二十多公里,提前量几乎是一样的,随着军官们的命令,又是一顿炮弹打出去,两架“斯图卡”带着它那使人毛骨悚然的啸叫声,再次地冲进了泰晤士河中去了。
水兵们在拼命地射击着,一架德国的“梅塞施密特-109”战斗机,看到他们打下了自己的两批轰炸机,决心要狠狠地教训他们一下了,他顺着泰晤士河的下游冲了过来,一门高射炮的军官发现了它的企图,马上命令高射炮开始对它实施攻击,以它那20毫米的机炮和两挺7.9毫米的机枪,同88毫米的高射炮对射,显然不是对手,不过它是突然袭击,让他占了一些便宜。
双方在四百米的距离上开始射击,一直到二百米结束,结果是两败俱伤,护卫舰上的炮手,倒在了血泊中,但是他的脚下依然是踩在了发射的踏板上,打完了最后的炮弹,而那架飞机的飞行员也是被88毫米的炮弹给打烂了,飞机向着军舰冲了过来,飞机上的机炮把高射炮旁边的炮弹给打爆了,也幸亏是没有什么炮弹了,还剩下几发炮弹一起爆炸了,军舰上的那几名官兵一起倒下了。
高强度的作战,让他们很快地就把炮弹打光了,这时候也幸亏是众多的英国战斗机赶到了,空中到处是飞机,他们也不能再开火了,恐怕再开火是要打掉自己的飞机了,那种乌龙的事情是不能干的。水兵们马上开始抢救自己的伤员,同时开始扑救军舰上的大火。
9月8日的早上,当太阳再次在伦敦上空升起的时候,英国首相丘吉尔看着伦敦依旧被一片浓浓的黑烟笼罩着,阳光几乎无法透过这层厚厚的烟幕,更无法抹去伦敦市民对恐怖的灰暗记忆。从纯军事角度讲,德国首次大规模空袭伦敦获得了成功。
然而这一切还没有完,9月9日下午5时,德国空军200余架轰炸机在强大护航机群的掩护下,第二次前去轰炸伦敦。不过这一回它们不再那么幸运了。英国空军早就做好了复仇准备,严阵以待敌人的再次入侵。就在德国机群刚刚飞越英吉利海峡时,英国“喷火”式和“飓风”式飞行中队就立即奉命起飞。
当德军第一批几乎被护航战斗机簇拥着的轰炸机编队飞入多佛尔上空时,已在空中待战多时的两个英国飞行中队迅速猛扑过去,“飓风”式战斗机中队专门袭击敌人轰炸机。“喷火”式战斗机中队则全力拦截敌战斗机。双方飞机在天空中你追我赶,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蔚兰的晴空顿时出现了一道道白色的飞行尾迹。尽管德军最后还是进行了轰炸,但他们也得到了有力的警告:再也别想在不受攻击的情况下到达伦敦上空了。其后几天,德国又不惜代价地继续闯入伦敦地区上空并给伦敦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撕心裂肺的空袭警报整日叫嚣,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伦敦工业区的生产能力激剧下降。
在这命运攸关的时刻,英国战斗机司令部改变了拦截战术,“喷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不再以零星分散的中队投入战斗,它们将统一组成大的机群,以能够同德军一争高下的形式和德国空军抗争。
另外,伦敦的民防体系也开始发挥作用了,5万多居民自愿参加了对空监视工作,他们携带望远镜及手提电话机日夜巡逻,不知疲倦地对空中进行着严密的监视,及时发出空袭警报。伦敦还组织了庞大的全民防护组织,义务消防队和紧急医疗所遍布大街小巷,为减轻空袭造成的损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9月15日,德国空军再次出动。第2航空队第3轰炸航空团在坎特伯雷上空首先遇到英机拦截。这是英国空军第72、第92中队的“喷火”式战斗机。这两个中队曾在英国北部及敦刻尔克上空抗击敌机的战斗中建立过功勋。今天,又成为它们立功的良机。
这些英国战斗机还没等占据有利位置,就迫不及待地从前方直接冲入德国轰炸机编队。飞行员们猛按射击按钮,使自己的满腔怒火化成了条条复仇的火焰,向德国轰炸机群发起猛烈地射击。几分钟之内,德国轰炸机就接二连三地拖着浓烟,哀嚎着坠入大海。
当空战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丘吉尔首相和英国第三舰队的司令长官吴有志一起来到指挥空战的帕克将军司令部。他一言不发地走进地下室,两眼紧紧盯着随时都在变化的作战形势图。(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