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协约国的计划(2 / 2)

而从战略方面来说,法国人十分保守。他们不想在欧洲以外的地区部署自己的力量,而本土也主要以防御为主。他们集中力量建设自己的陆军,但是却缺乏进攻性的空军和海军。尤其是后者,在华夏帮助法国完工了三艘航空母舰之后,从最后一艘战舰服役到现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法国人居然没有开工一艘新的航空母舰!至于前者吗?法国人的飞机数量很多,但是更新速度比较慢。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轰炸机,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如果法国空军只是被动挨打的话。那么很难想象在面对国力是法国数倍的同盟国集团时,法国空军能坚持多长时间?“可能是德国人在意大利的战略轰炸把法国人吓住了,其实殊不知遏制对方战略轰炸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炸弹把他们的机场和工厂炸烂!”空军的李梅曾经这样评价法国人。并且嘲讽法国空军就像乌龟的外壳一样。

协约国内部的关系其实很好处理。当罗斯福用干净利落的将英法两国收拾的服服帖帖之后就必须正视另外一个问题了,那就是美国和华夏之间的关系。虽然在伊朗战争中,一线部队中华夏和美国之间的合作还算顺利,在表面上更是照顾了彼此的面子。在一般人看来,华夏和美军的关系甚至比美英两**队的关系更好。但是实际上罗斯福最不放心的就是华夏。双方都对中东很有想法。唯一的区别就是华夏以伊朗为跳板,而罗斯福则以英属印度为跳板。后者似乎占有更大的优势,毕竟英属印度可比伊朗强多了。而英国人也是站在美国人一边的。

关于华夏和德国在伊朗的停战协议,罗斯福也是有所耳闻的。毕竟双方都是列强,要是不做一些彼此都能接受的让步的话,两个大国怎么可能就善罢甘休?而事实上确实如此。虽然不清楚双方的全部协议内容,但是华夏确实撤回了进入两河流域的部队,而德国人也相应的吐出来一块吃进去的土地。对此协约国三巨头很不满意。但是毕竟也没法指责华夏单方面和谈,首先。华夏并不是协约国成员,甚至双方连一个结盟的文件都没有签署。其次。英国人首先放弃的举动已经破坏了双方的合作基础,英国人做了初一,华夏自然可以做十五!

罗斯福知道华夏也不会信任美国,至少在形势严峻到一定程度之前,双方更像是两只长满了利刺的刺猬一般,彼此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过这并不妨碍美国尽可能的利用华夏的力量。双方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军火买卖还是有必要进行的。情报交流和战术研讨也是需要的。华夏开始许诺给协约国的各种帮助最好还是要履行的,比如说当初华夏同意给英国人建造的航空母舰。当然,要想让华夏继续履行这个承诺,恐怕还需要额外付出一些代价。

但是罗斯福必须阻止华夏对中东的渗透。到了现在,美国人希望伊朗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如果美国和英**队能收复伊朗南部地区的话那么伊朗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看着自己曾经的南方成为一个新的国家。而另外一个选择就是重新站到协约国一边,无论是哪种结果对于华夏的中东战略都将是致命的打击。伊朗问题解决后然后是就是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半岛的那些小国,对于前者自然是一个打字,对于后者美国人相信通过外交手段就可以让后者屈服。

至于说如何防止华夏在德国人快要不行的时候进来摘桃子的问题,美国人已经想好了。想要摘桃子也需要军队,伊朗北部这个跳板实在不适合大规模军力展开,伊朗北部过小的经济和物质基础让它很难负担得起大军的消耗,而如果一切都要从华夏本土运输的话,那么代价就过于巨大了,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华夏保住伊朗北部的政治利益要大于军事利益。至于说印度吗?英国人现在也不想让华夏过多的介入印度事务,所以,所有的新增军事设施和相关补给标准都是按照美英标准制定的。即使美英同意华夏部队进驻印度,那么这些不同标准的补给和后勤保障体系也能给华夏带来很大的影响。

美国人在同时和英法拉关系,和华夏勾心斗角的同时也不忘拉拢俄国人。美国驻俄国大使已经在私下里和俄国政府代表进行了多次的接触。在接触中俄国人承认和华夏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暗示那些出现华夏军团内部的俄裔部队其实是正规的俄军。按照俄国人的说法就是:“我们现在需要找一个更好的合作伙伴,华夏和美国谁的出价更高我们就帮助谁。”虽然这句话的可信度让人怀疑,但是俄国人左右逢源的想法还是显露出来。美国人不怕俄国人有这种想法,因为在美国人看来,相对于和俄国接壤、并且从俄国占领了大片领土的华夏,美国其实更可信,而且也更希望俄国能强大起来!

“美国人已经和俄国人联系上了,而且进展似乎颇为顺利。”在一次会议结束后,重新回到北方军区的彭毅将一份文件送到了徐杰桌面上。他的话语中透出一丝忧虑。他可不想让华夏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俄军给美国人出力。

“是要采取一些行动,但是不要太过激烈。美国人还是太自信了,以为凭借自己和英法两国再加上一个缩小了好几倍的俄国就能解决同盟国吗?”徐杰冷笑道。“当战争真正打起来后,俄国人会意识到真正能主宰俄国命运的人会是谁!”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德玛尼、酷酷滴猪、鼠行天下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