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亲自北上(1 / 2)

ps:感谢书友“满伍哥”和“皓矾”投出的月票,再次求推荐票^_^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老家伙没了,或许反而给日军中下层被埋没了的实力派将领腾出了晋升的空间,例如历史上硫磺岛战役期间表现出色的粟林忠道就是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到一线带兵当上旅团长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战争、只有战争,才能让真正的名将充分成长并脱颖而出,光靠写点文章或者在不需要经受生死考验的演习中表现出色,未必就能够成为真正优秀的将领,何况和平时期的晋升远不如战争时期那样公平,日军之中更一向都是资历>出身>才能,一没背景二没出身的年轻人哪儿有那么容易出头?

这些新一辈的日军将领因为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能力上绝不会比他们的前辈逊色,而且因为相对来说大多较那些老派日军高官更加年轻的缘故,他们的头脑与战术也肯定更加灵活,甚至作战风格与战术思想都会与原来的日军产生较大的不同,到时候中**队还得重新适应。而日军的新派军官因为是在侵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缘故,对于中**队的特点反倒肯定十分熟悉,相较之下咱们可就吃亏了。与其如此,胡卫东觉得除了冈村宁次、畑俊六等几个能力较强的日军将帅之外,其他日军高层的老人或许暂时继续赖在他们的位子上对中国更有利。当然,这些他也就是想想。真要在战场上遇到了,又哪儿会有手下留情的道理?而且为了让战场上的敌人群龙无首。日军的军官、尤其是最高指挥官更是攻击的首要目标,最多也只是将俘虏敌将的功劳定低一些、以免指战员们为了抓所谓的重要俘虏而得不偿失罢了。

另一方面,在接到装甲骑兵师发来的捷报之后,胡卫东顿时大为振奋,要知道虽然此前装甲部队就有过很好的战绩,但那是因为日军当时是第一次碰上集群突击的大规模装甲部队,心理上没有任何准备,也不知道如何组织反坦克力量。很大程度上是败在了他们自己的恐慌上。而这次马仲英的装甲骑兵师却是在日军连戈兰壕这一超越时代的反坦克手段都掌握了、心理更加成熟、经验也更加丰富的前提下硬生生地将其击败,显然更加难能可贵。

这一点在战后调查结果统计上来之后大家得更为清楚,当初十五军第一次大量运用装甲车辆的时候,日军之中超过八成的死因都是背后受伤,也即是说他们还没多大伤亡就开始溃逃了(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死于飞机轰炸的很多,因为卧倒规避的缘故,受伤的部位也大多在背面。)。而这一次鬼子当中超过七成的死因都是前面受伤,可见日军抵抗的顽强。

而且光论战果,也是这一次要好得多,首先歼敌数字更大,就算20万人无法全部一打尽,毙俘5万以上还是肯定跑不了的。这已经刷新了中国装甲部队战史的新纪录;其次此役基本上是由装甲骑兵师独力完成,空军的作用只是保护他们免遭日军集群的大规模轰炸,而不像当初那样利用鬼子陆航飞机鞭长莫及的机会提供了有力的对地火力支援;更令胡卫东欣喜的是,此役装甲骑兵师的损失小得令他简直不敢相信,全师只伤亡了两百余人、被击毁(含无法修复的重伤)坦克和装甲车共27辆、另有5辆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因为故障而需要较长时间的维修。这与历史上那些经典的坦克大战相比,简直就是零伤亡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