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转折的曙光(上)(2 / 2)

日军占领澳大利亚标志着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胜利达到了最顶峰,但在中国的伟人眼里,这却是“盛极而衰”的开始,即使不考虑政治和经济因素,单单只从军事角度来看也是如此。原因很简单,在永久性减员不下30万人、还有50多万人在医院里养伤的情况下,日本政府还必须将超过100万人的庞大部队分散到广阔的占领区成为没法调动的“死子”,使得日本现在可用的机动兵力愈发捉衿见肘,这简直与当初侵华战争局势逆转时的状况如出一辙......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苏德战场上,但是由于斯大林犯了“欲速则不达”的大忌,苏联的战略反攻很可能比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国来得更晚。考虑到完全入冬之后天气太过寒冷、来年春天又会因为化冻导致道路泥泞不利于进攻,加之石油开采受到了重创、在美援运抵苏联之前燃油储备只会越来越少,因此斯大林决定趁着当时还有一些油料库存发动一次大的反攻,不管如何也得收复一些土地,他的如意算盘是差不多等这次反攻结束,气候就会恶劣到双方都没法发动大的攻势,而且这个时间段将会长达好几个月。

这样苏联就能安心地巩固收复的地盘了,同时耐心等待美援的送达,几个月时间内没有大的战役,足以让苏军的燃油储备恢复到可观的程度,这样春天化冻一结束,就可以立即发动全面的反击了。

然而德军的抵抗却十分顽强,而日渐寒冷的气候也对进攻一方的苏军更加不利。最要命的是,苏联为了迅速恢复装甲部队的实力,让过多的汽车和拖拉机工厂转而生产坦克等装甲车辆,结果坦克数量相对于燃油和人员(训练需要时间)明显过剩、而汽车却严重不足,导致苏军的后勤补给、尤其是进攻时的后勤补给出了很大的问题。

与此同时,这个时空的德军又比历史上更早地采用了多线防御战术,他们在抵挡苏联进攻时至少也会布置两条防线,在前沿布置一条,然后在其后8-10公里处再布置一条。而苏军两梯队进攻的衔接位置正好就在这第二条防线上,结果因为苏联运输手段严重缺乏,打到德军第二条防线的时候,一线部队因为重武器和补给运不上来,很难啃动这条防线,然后往往不得不提前动用战役包抄的第二梯队,结果就算能够将其攻破,自己也会元气大伤。再加上德军往往会留有装甲部队组成机动预备队,专门瞅准了苏军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时候发起短促但迅猛的反击,给其造成了巨大的杀伤,而苏军严酷的军法又要求部队未得允许不准后退,这就进一步增大了伤亡。

历史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苏军,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通过完善战术基本解决,而苏德战争反攻阶段则是多亏了在战火中重生的红色空军,光靠陆军继续这样死撞南墙的话,恐怕苏联在二战期间的损失还要大得多......(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