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发展的瓶颈(2 / 2)

虽然1945年中国同时跟两大阵营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这一年的中国工业也继续高速的增长,按照同比价格计算,比1944年增长了接近20%。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而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也实现了高速持续增长,虽然增幅较前明显回落,但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1945年中国工业体系变得比之前更加平衡和健康。[]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799

之所以能够继续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长,当初的巨额投资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原因,来自日本和苏联的大批订单现在已经上升为更重要的刺激因素,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市场需求的促进作用从来都不逊于固定资产投资。

但在这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大好局面下,中国工业发展的瓶颈也终于完全地暴『露』了出来。到了1945年的最后两个月,中国除了行政、军队、教育等更加重要的部门必须保证的人才数量之外,几乎所有可以培训成为工业劳动力的人口都已经成为了产业工人,虽然技校、中专乃至于成人夜校还在不断将那些本身就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少年培训成合格的工业劳动力,但他们的数量相对于中国如今的工业规模。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

这也就是说,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工业发展主要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本时空中国工业起点较高的前提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尤其目前中国的科研重点还都放在了短期内不能直接作用于经济的军工部门,仅靠企业自发的研究,效果自然有限......

据胡卫东估计,不考虑中国可能参战的因素,1946年的中国工业总产值也最多比1945年增加8%,而受此拖累,国民总收入的增长率更是超不过5%。这个数字别说是和之前几年比,就算和历史上的新中国相比,也实在是太慢了一点,要知道就连十年动『乱』中的某些年份,工业的增长速度都不止8%啊!尽管和处于战『乱』之中的世界列强相比,中国即使是8%的工业增长率,也已经相当惊人了......

等到至少1948年(即小学5年+初中3年)之后,新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全民义务教育的成果出来了,这个问题恐怕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在此之前,中国就算有再多的订单和投资,工业也不可能继续持续之前的高速增长了,而全国『性』的用工荒更是令国企的老总和私企的老板们头痛不已。

也正因为这样,胡卫东认为,为了尽可能地保障中国的工业发展,将数量有限的高文化程度人口尽量多留给工业和科教,除了对文化程度要求较高的技术兵种,普通的轻步兵可以尽量征召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

事实上,轻步兵文化程度低一些,战斗力未必就差,比起某些将领口中所谓的“城市少爷兵”,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村兵服从『性』更好,也更加勇敢和刻苦,而中国的轻武器在维护上又十分简便,对士兵的文化程度要求很低,因此反而农村的新兵蛋子更容易练成合格的解放军士兵。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