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燕郡被契丹人占领,高明博仗着脑子机灵,避过了契丹人的屠城,然后在燕郡城外的乡村间飘荡了两个多月,有一顿没一顿的过着颠沛乞讨的生活。如果历史的印迹没有发生改变,高明博也许就此了却残生,或者饿死,或者被乱兵杀死。
但李诚中的翅膀扇过了辽西,扇起来的微风也吹到了高明博的身上。高明博听说柳城被唐军攻占了,心慕大唐的他便一路向着柳城而来,也恰好看到了城南大营的征兵场景。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书生,高明博接受的是正规大唐式教育,不仅读书识字,而且能骑擅射。
这个时代也不是后世的大宋或大明,当兵仍是受人尊敬的行业,于是高明博参加了应募。
仗着手头上有两下子,高明博成功通过了考验,但因为两个月的食不果腹,他的成绩并不理想,只能算勉强通过,于是在征募军官的挥手示意下,他来到造册处。
“姓名?”
“敝姓高,名明博,字仲卿。”
“嗯?似乎念过书?”
“是,念过十年私塾。”
“家中何处?尚有何人?”
“家住燕郡,老父母俱在。”高明博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隐瞒了一个重要信息,他的父母和家人虽然健在,却居于渤海国西京鸭绿府。之所以有所隐瞒,是他对自己靺鞨人身份的不自信,他害怕大唐因为自己的身份而产生歧视。他应募之前没有进城,也进不了城,是以没看到征募告示,他害怕唐军不让自己从军。
好在那军官压根儿不问他的部族身份问题,登记完毕之后,便挥手让他到军需处领取安置费去了。临走时那军官还叮嘱他一句:“你这样念过书的,将来可能还有别的用处,先参加完新兵训练吧,到时候再找你。”
于是高明博如愿以偿加入了唐军——平州军,成为了一名新兵。
短短三天,南门大营外临时搭建的军营皮帐便住满了新兵,张老匠不得不在百忙中从自己弟子里再次挑选了几个,前去主持军营的扩建。等到第七天录取期限结束,仍然有许多柳城外的各族青壮前来应募,最远的甚至来自燕郡。于是应募期不得不再次延长了三日。
十天中,平州军前营共计征募新兵一千五百人,这已经是精中选精了,若是敞开来收,恐怕五千人都能收齐。
征募新兵之初,李诚中的计划只是五百人,因为他目前只是前营指挥使,麾下编制就是五百人。但应募者太多,其中有很多素质较好的青壮,平白放过大是可惜。李诚中便干脆多收了一些,反正他和周知裕关系“老铁了”,如今又占了半个营州,多收一些也说得过去。
有了白狼山训练的成熟经验,这批新兵的整训就让李诚中省了不少心。他成立了以都头姜苗为总教官、解里为副总教官,以五十名前营士兵为训练教官的教导队,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新兵训练。
训练的计划相比白狼山而言,更加规范、更加有序。第一项是文化课程,三天之内熟读《前营士兵通行条令》,五日之内必须掌握,五天之后会有考核,新兵在教官的提问下必须一一回答正确。于是,柳城军营中开始了一片片整齐的念诵声。
新兵征募结束的时候,李诚中稍微松了口气,虽然接下来工作还有很多,但有了这批新兵在手,无论干什么,心里都有了些底气。于是他将目光专向前营的士兵编制问题。怎么整合前营的士兵,怎么配置军官,哪些军官需要晋级,哪些士兵需要提拔,这些问题都是很头疼的。
就在李诚中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王大郎从平州回来了,随同而来的还有一封周知裕的信。信中对李诚中不吝夸奖,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却没有谈及怎么酬功的问题,只是要求他务必尽快回一趟平州。
李诚中苦着脸道:“如今柳城一切都还没有完全安定,实在是走不开啊。”
王大郎显得有些神秘,看了看左右无人,小声道:“宣节还是去一趟的好,某听兵马使的意思,似乎要带宣节回幽州。”
李诚中一愣:“回幽州作甚?”
王大郎道:“应当是面见大帅吧。此番节度府下了召集令,各州军将都必须赶回幽州军议。兵马使似乎想通过咱们这次的大胜,顺带向大帅要点好处,事涉整个平州军,大伙儿都在平州翘首以盼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