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的部署很快开始了,南京京营抽调了大批精锐的将士,等候左良玉手下军官的到来,甚至连南京城城门的护卫,也增加了京营的军士,至于说锦衣卫的暗线,则在一路上不停的传递消息,禀报这些军官到了什么地方了,有没有什么反常的表现。
至于说左良玉,秦三德暂时没有限制他的自由,也没有抓获留在南京城里的其他护卫,只是加强了警戒,严格掌握左良玉的一举一动。
十天的时间过去了,左良玉手下的军官终于来到了南京城。
足足有五十余人,这也是朱由菘和秦三德没有料到的,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左良玉会提拔这么多的军官,看来左良玉为了能够控制二十万大军,是破费心思的。
五十余人迅速被带到了南京京营里面。
南京京营没有在南京城内,这些军官没有直接见到左良玉,就被带到了京营,包括他们带来的上千护卫,一同进入了京营,更令这些军官没有想到的是,迎接他们的不是酒宴,而是全副武装的军士,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知道大事不好了,可惜进入了南京京营,不可能做出来什么反抗,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成为待宰的羔羊了。
左良玉也被请到京营去了。
其实左良玉已经感觉到大事不好,他派出去的护卫,按说早就应该回来了,按照这些护卫的速度,日行五百里以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且手下的军官早就离开了武昌,赶往南京来了,碰面很有可能是在路途之中,这就更加的能够节约时间了。这些护卫都是左良玉的绝对心腹,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就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将信函送到的。
但这么多天的时间过去了,没有任何的消息。
左良玉醒悟了,他太小看朱由菘和秦三德了,这是他犯下的致命错误。
对于朱由菘,左良玉实实在在看不起,因为朱由菘是福王的世子,以前一直都是圈锢在封地的,不可能与外界有多少的接触,而且也不敢有什么接触,免得犯了忌讳,至于说朱由菘后来出来做官了,也大多是处理地方上的事物,就算是担任了陕西巡抚,也没有资格接触军队,要知道皇上对宗亲是不可能完全放心的,不可能让这些宗亲直接接触军队。
派朱由菘来指挥如此重要的战斗,这也是左良玉不大明白的,按说不应该是这样的。
至于说秦三德,左良玉略有耳闻,但他没有在京城呆过,甚至没有同太监接触过,对于太监的情况,自然是不清楚的,加之官吏之中,对太监的印象本来就不好,每每说到太监的时候,都是昏庸无能的哈怕狗之类的形容,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特别是自魏忠贤之后,强权的太监不可能继续存在了。
因为受到这些传闻的影响,左良玉甚至没有正眼去看秦三德,只不过秦三德有过在江宁营的经历,令左良玉感觉到,皇上派遣秦三德作为监军,恐怕是有针对性的。
一向有谋略的左良玉,居然也犯下了如此幼稚的错误。
要是有过和太监接触的经历,左良玉绝不会这样想的,太监不同于常人,因为有着生理上的缺陷,所以特别的敏感,心思也是很缜密的,考虑问题往往很是全面,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出现朝廷大臣在和太监的争斗之中,屡屡败给太监的情况了。
可惜左良玉真正明白到秦三德的厉害之后,一切都晚了,木已成舟了。
呆在官驿后来的这些天,左良玉明显感觉到不同了,他见不到朱由菘和秦三德,甚至见不到黄得功了,人身自由也遭遇到限制了,以前离开官驿去,除了不能够随意离开南京城以外,其余的方面是没有受到什么约束的,这也令他能够和外面的护卫联系,可这些天的日子里面,他不能够离开官驿了,身边服侍的人,悉数都是朱由菘和秦三德派来的。
明白了一切的左良玉,心如死灰,他想不到,自己纵横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的扩充军队,辛辛苦苦建立威信,辛辛苦苦的占据地盘,却被皇上派来的太监随手就给解决掉了,想着反抗都没有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样,左良玉明白了苏天成的睿智和伟大,人家的江宁营,能够独立的生存,能够不受到任何的限制,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是效忠苏天成的,可自己统领的二十万大军,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吗,显然不可能,一旦自己的心腹被一网打尽了,二十万大军就不属于自己了,也不会听从自己的调遣了。
大意失荆州,左良玉只能够沉湎在悔恨和暴怒之中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