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废省论和临时政府(1 / 2)

乱世枪王 登高临仙 2890 字 2022-11-18

张一平说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曲伟卿好奇地问道:“什么主意?可否透露一下,让属下参详参详一下也好。”

张一平说道:“好吧,我就简单说一下,不过说之前,我要先要说明一下:有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是绝对不会让步的,尽管我是清廉党的党员,但我也不会因为清廉党的利益而改变我的原则。”

曲伟卿正色道:“这个当然,既然我们是清廉党,就必须以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为前提,绝对不能把党的利益放在国家的利益之上。”

张一平有一些狐疑地看了曲伟卿一眼,这不是他的风格。曲伟卿说道:“谁不想做一些青史留名的大事?既然我等现在不用贪腐都能够生活得很好的,我为什么不做一个真正的清廉党?”

“成思良和盛掌柜都跟我们说过了,说我们从欧洲掠夺过来的财产,将组建一个财团,每个人都有股份,虽然我们这些文官不是枪手,也没有签定《生死状》,但也是中**团的一员,也有我们的股份,这些股份再加上我们自己的薪水,足以让我们无忧无虑地生活!”曲伟卿说道,“从此,我要做一个真正的清廉党党员,报效国家和总司令的信任。”

张一平摆摆手,说道:“这是你应该得到的,自从你进入中**团起,就是中**团的一员。每个人进入中**团的时间不同,但却不能因此分亲疏。”

“我总觉得没有签《生死状》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我们现在可不可以补签?“曲伟卿问道。

“不,《生死状》已经是一个历史文物。不能够破坏。如果现在你也加签他也加签。那还算是文物吗?“张一平说道。

曲伟卿耸耸肩。说道:“只能够遗憾了。”

张一平说道:“对于选举,我是这样认为的:我知道现在中国的条件非常差,国情所限,进行直选的困难很大,这是中国的现实情况,我是理解的!但是我也知道,如果一开始不进行直选的话,也许永远也实现不了直选了。

在某些利益集团形成后。要想改变规则,就得损害这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到时的阻力和困难肯定比现在更大。所以就算现在有困难、条件不成熟,我还是要坚持直选,如果实在没有条件,就只能成立临时政府,或者让政府机构暂时空置,宁缺勿滥。”

曲伟卿说道:“组建临时政府当然由我们清廉党来主导,这对我们有利,等条件成熟进行直选的时候。我们会占据很大的先机。”

张一平说道:“总的来说,我对于选举有几个基本的要求:

一、各级行政官员。包括县长、市长、省长、总统都必须由直选产生,没有经过直选的官员没有权力。

二、众议院议员以各县市人口基数进行分配,人数控制在一千人以下。

三、参议院议员的人数,每省两个,不应超过一百五十个。

至于国家采用总统制还是内阁制等等,由新成立的议会通过法律来决定。”

曲伟卿沉吟道:“这样的选举会不会太多了一点,县长、市长、省长、总统、众议员、参议员,再加上省、县、市的议员选举,即使错开选举,一年内也有两三场,一场两三个月,一年下来,光选这个选那个的就花费了半年的时间,还要不要干活呀。”

曲伟卿问道:“不如县、市长直选,总统由国会选举,省长由总统或者总理任命。“

张一平说道:”这不行,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下清廉高效的政府,官员就必须由选民来决定,不是由选举产生的官员,是不会对人民负责的,人民也监督不了他,特别是省长级别的那些高官,由于他的官位是中央给的,他只对中央负责不用对选民负责,人民也不能对他进行监督,这样的官,保证不用几年就会全部腐化掉。”

“没有那么严重吧!”曲伟卿说道,“在任命官员的时候,我们会考察他的品德的。“

“在我眼中,只有健全的体制和人民的监督才靠得住,没有人民的监督,品德再高尚的人,也会很快堕落。”张一平说道。

“只是这也选那也选,也的确繁琐了一点。”曲伟卿说道。“除非采取废省制。”

“废省制?”张一平说道,“这是谁的观点?”

“废省制的倡导者是康有为。”曲伟卿说道,“关于是否设置省府,其实在近几十年来,一直都有jilie的争论。”

接下来,曲伟卿向张一平简略地介绍了一下康有为的废省制:

清朝中叶,全国人口已达4亿以上,平均下来,一个省的人口2000万,超过欧洲的中等国家。省之下又有道、府、县三级行政建制,基层的民情很难上达朝廷。因此,清末的维新派人士很早便对省制提出了疑问。

康有为于《上清帝第一书》中,他批评了当时的官制,首次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主张。在《上清帝第二书》中,提出了废除省制的具体建议:废除省、府这两级行政机构,只留下道和县两级。每道设一巡抚,上通章奏,下领知县。

在《上清帝第四书》中,康有为又重申了此议。在戊戌变法前夕的《上清帝第六书》中,康有为仍然主张“宜用汉制”,但把‘每道设一巡抚’的建议改为‘每道设一民政局,妙选通才,督办其事’。

康有为的建议得到光绪皇帝的赏识,但不久就发生戊戌政变,百日维新成果付之东流,康有为、梁启超等亡命海外。

张一平听了之后就呵呵笑道:“康有为这个老顽固还是有一点眼光的嘛,特别是‘每道设一民政局。上通章奏。下领知县。’甚得我心呀,如果同县市自治联合起来,倒也是一个良法。行政区变小了,地方权力变小,中央集权就更加稳固,也就不会发生以后一省一省的独立事件了。虽然康有为是在为清廷作想,但也有可借签的地方。“

曲伟卿继续介绍说道:

本世纪初,梁启超的思想相当激进。几乎与革命派不相上下,他与欧榘甲等人积极鼓吹十八省分立之说。康有为闻讯,急忙作《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以极其严厉的口吻教训了梁启超等人。阐述了十八省分立的危害。

梁启超受到康有为的严厉批评后,放弃了革命、分立的鼓吹,转而附和老师的废省主张。并建议逐步推行裁督抚废行省的主张,不过他的主张遭到戴季陶的强烈抨击。

戴季陶在《天铎报》上撰文指责梁启超“废行省以长君权”,“是欲举全国人民举变为中央政府之奴隶也”。意思大概是说:废省制让中央的权力过大,不利于民主建设。

辛亥革命的爆发,就是先是由一省揭杆而起。宣告独立,其余各省争相愤发。群起响应。这让后来的当权者们终于看到了地方权力过大的危害。戴季陶主张的地方分治,在各省独立基础上建立中华/民国的构想,也就没有人愿意提起。当时的政治领袖,无论革命党、立宪派、前官僚,除同盟会中姓孙的一派由于没有掌权,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外,多信奉中央集权的政策,亦赞同废省论。

1912年1月,又有一个叫做章太炎的创建了一个统一党,以“固结全国领土,厘正行政区域”为第一条政纲,并主张改省为道。他指出:剖一省为数道,全国不过六七十道,隶于中央,一道所领,不过二三十县,如是,则地方之治不纷,中央政令易行。因此,袁世凯的亲信、民国首任直隶都督张锡銮通电全国,称废省改道有三大利,请求“先从直省实行,为天下倡”。

1912年10月,袁世凯政府就省制问题向临时参议院提出了一个草案。该草案认为:“欲为根本之解决,宜废省存道,以道辖县。”它提出了两种具体办法:

第一种办法,分全国为四十乃至五十余道。道既为国家行政区划,又为自治团体;每道辖县四十至五十有余。县为国家行政区划,并为自治团体,与道同;每县辖镇若干,乡若干。镇乡纯为自治团体。

第一种办法为两级制。如果以分拆各省不便时。则拟用第二种办法如下。

第二种办法、仍留省制,合若干道为一省。省置中央专使一人,名称另定,专司监督各道。不为自治团体,故无省议会等自治机关。以上第二种办法为虚三级制。

这时候,张一平打断了曲伟卿的陈述,忍不住插口说道:“袁世凯政府的草案还是不错的,无论是两级制或者虚三级制,都是极好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