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新机遇(2 / 2)

奉系江山 青史尽成灰 2133 字 2022-11-18

不论是金融,还是投资和人才,都只能算是奉军战争红利的附属品。并不是真正的大餐,但是这已经让张廷兰兴奋不已,努力和牺牲并没有白费,要想真正走向强盛,就必须靠着战斗。杀出一条血路。

当然张廷兰更关注的还是和俄国人的谈判。毕竟远东问题还没有最后尘埃落定,好不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就在这段时间之中,顾维钧和莫洛托夫反复进行了多次的谈判,最初莫洛托夫气势汹汹,坚决要求中**队无条件释放所有战俘,并且奉军要退出远东,恢复原本的中国边境。

一个失败者,还如此嚣张,顾维钧当然不会客气,因此这些要求全都给驳回了。并且顾维钧针锋相对。提出了奉军的要求,要求俄国承认之前的不平等条约无效,将非法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还要赔偿给中国两亿美元战争赔款。

奉军的要求俄国人当然也不会答应,双方你来我往,足足坚持了一个多月。就在谈判期间,俄国还向远东派遣了一部分兵力,他们试图绕过贝加尔湖,袭扰乌兰乌德等地。

对于俄国人的挑衅,奉军予以了坚决的回击,张廷枢指挥着装甲部队,严阵以待,给予了俄国骑兵非常大的杀伤,双方你来我往,勾心斗角,俄国人显然还不愿意认输。

进入了八月之后,在月初,莫洛托夫的气焰十分嚣张,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只不愿意退后一步,甚至还威胁奉军要退出谈判。

能让莫洛托夫这么兴奋,原因也很简单,俄国人在波兰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俄军主力对华沙形成了保卫态势,似乎胜利就在眼前。

可是就在八月十六日,由毕苏斯基指挥的波兰军队,成功的突破了俄军薄弱的位置,疯狂推进45公里,将俄军的后勤补给线成功切断。就连波兰人都没有想到,胜利会来的这么容易。俄方约有1万人阵亡、500人失踪、1万人受伤及6万6千人被俘,而波军就有约4500人阵亡、1万人失踪及2万2千人受伤。

俄国最优秀的指挥官图哈切夫斯基在这场战斗之中,尝到了苦果,华沙城下耳朵惨败,加上在远东的失败,俄国人一共损失了将近二十万军队,这已经超过了俄国全部军队的一半以上。

如此惨重的损失,俄国人不只没有能力向远东调动更多的军队,甚至由于欧洲区域严重空虚,俄国面临着一次生死考验。如果波兰军队在英法的支持之下,趁势向俄国腹地发动进攻,俄国就有崩溃的危险。

在这个时候,斯大林适时的提出了他的主张,在远东尽快和中国签署合约,将布琼尼等人赎回来,这样靠着他们,还能快速组织一支部队,保卫俄国的安全。

这个提议被俄国高层接受,莫洛托夫嚣张的气焰也只能收敛起来,老老实实坐到了谈判桌的前面,他已经放弃了让奉军完全退出远东的不切实际幻想。

中俄在谈判,英美法三国一看挑起战端不成,他们也变换了策略,三国转而支持远东帝国。

三国公使联袂找到了张廷兰,要求保留远东帝国,作为中俄之间的缓冲地带,双方都不允许吞并这个国家。

俄国人很清楚,他们已经不能把中国的势力赶出远东,因此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快速膨胀,因此也表示赞同这个提议,要给中俄之间保留一个缓冲区。

条件谈到了这里,也差不多到了摊牌的时候,张廷兰虽然有心直接吞并远东,但是也考虑到列强的反对,尤其是奉军实力还有欠缺,只能退而求其次。

不过张廷兰也提出了要求,远东帝国必须接受奉军的保护,在远东的土地上,中国方面享有特殊的权力。包括移民,游览,开垦矿山,投资建厂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把远东变成奉军的殖民地。

为了降低列强反对的调门,张廷兰又提议对美英等国开放远东的投资,这个结果列强并不满意,他们认为奉军得到的太多了。可是这场战斗毕竟是奉军打胜的,理应享受胜利的果实,因此他们也没有办法反对。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激烈交锋,就在八月末中俄终于达成了和平协议。远东共和国被远东帝国吞并,这个帝国的下辖领土范围从贝加尔湖,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岸,总面积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

远东帝国接受中**队保护,并且作为中俄之间的缓冲地带,两国都要保证远东帝国的主权,不寻求吞并这个国家。

条件达成之后,奉军将布琼尼等俘虏交还了俄国,不过在交还的过程中,奉军又耍了一个手段,并没有一次全都归还,而是采取了分批遣返的方式,是俄国履行合约的情况,再归还这些俘虏。

不管怎么说,远东的战局终于告一段落,奉军也成了当之无愧的胜利者。只不过这个胜利者却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张廷兰肩头的担子一点都没有轻松下来。

首先远东经过了战乱,人口损失极为严重,目前总人口刚刚超过六十万,想要用这么点人,开发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因此需要大量向远东移民,填补空缺,按照张廷兰的计划,要在三到五年之内,华人要在远东地区取得人口优势,为以后真正完全吞并,做好准备。虽说合约规定不许吞并远东帝国,但是谁要是相信合约,谁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傻瓜。

除了远东之外,东三省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期,人才和资金全都涌了过来,奉军也消化了从德国弄来的一些关键技术,工业品的产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几个主要负责军官企业的负责人,也将一套全新的军备发展纲要放在了张廷兰的面前,等待他的签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