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更大的靠山(2 / 2)

四月初从哈尔滨回来,派出张峰分队一路猛打向北佯动,牵走敌人视线后,所有人员撤回基地休整。自己全力进行水稻研究。建立玻璃温室,开始育苗,现在终于到了可以cha秧的时节了,为了更深地隐蔽、借势做事,他通过植树秀一联络上田中玖,来给自己造势,给这个敌人眼皮子底下的抗日根据地披上更隐蔽的合法外衣,取得更大的保护伞。

他早已查清朱福三的底细,这个高高大大闯关东过来的山东人,自小在沙河镇当学徒,后来与人合伙开酒厂,靠着投机钻营取得一批军用电线杆的采购合同,赚了一笔,投资兴建酒楼妓院、当铺商店,不几年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置地6000亩、建房40年就当了五常商会会长。马占山反日他觉得成不了气候,和把兄弟现在的第五军管区司令于琛澄的侄子于谦澍离开县城避居老家太平川,发动地主、商户筹资成立大排队自保。

很快当过吉林第四军副军长官至中将、因郭松龄事件去职在双城老家发展实业的于琛澄投降日寇带着鬼子杀过来时,他们积极响应拿下五常县城受到多参加溥仪的登基大典。

回来后极力宣扬‘日满亲善‘、‘共存共荣‘、‘王道乐土”,帮助日寇大肆掠夺五常的木材、、双城、哈尔滨也有商号。被日本人称为日满亲善的楷模,参加了滨江省协和会组织的赴日‘观光团‘。

他虽投靠日寇,从不欺男霸nv、为害乡邻,家中有一妻一妾,无儿无nv却不另娶,雇佣老仆三四人,生活简单、没有恶习,是典型的唯利是图的无德商人。为了缓和民众的不满,他变着法的笼络人心,修房送粮、开设‘粥锅‘、收养‘孤儿‘、捐资助学。

这样的汉jian真的很特别,让陈海松感觉到与关内的不同,反复思考后他放弃了镇压的想法,决定利用他淳朴善良的一面通过教育发挥他的作用,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被陈海松惦记了许久的朱福三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鬼men关前转了好多次,心里还在琢磨着如今有机会和滨江省的太上皇的族叔相见,可不能放过这个‘投资’的大好机会。他用很山东味的日语向田中先生自我介绍,称早就知道田中先生来到了五常,多次要来拜访都被县长劝阻,说垦殖开拓团正忙于建设,植树处长下令不得干扰,所以只是送了些钱粮过来,不知够用不。

田中恍然大悟似地一拍脑袋,亲热地握着他的手改用汉语说“于县长前次来时赠送fei猪五口,活羊十只、粮油米面数千斤,干果蔬菜上千斤,原来是会长先生所赠,没能当面致谢,惭愧惭愧”说着鞠躬致谢。

慌得老朱紧忙还礼,连说“应该的,应该的。都是些山野粗鄙之物,不成敬意。”

“北满苦寒之地,民众都不富裕,让你们如此破费,田中很是不安呀!”

“先生远来是客,又是帮助咱们发展农业,理应孝敬,理应孝敬!”

田中一雄很动情地摇着朱福三的手对周围的众人说“诸位,来之前侨民中都说北满民众反日,对来此垦殖顾虑重重。但在这里在朱会长身上我到的是真正的日满一体、和谐共荣,他的明智、慷慨让我很感动。

大日本帝国漂洋过海来到满洲并不是想霸占你们的家园,是真诚地来帮助你们摆脱支那人的腐朽统治,让苦难的满洲人民获得解放和独立,获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着这个崇高的使命我们来到了五常,感受到了你们热情,作为回报我也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

众人连连称谢,日本军官们更是频频点头,老田中不愧是帝国忠臣,处处以帝国利益为重,时时不忘宣传日满亲善。有他在这屯垦,收容了几千流民,成立了强大的自卫军,震慑住了抗联、山林队。也许他说的给山上的土匪一条活路的建议真的管用。

……7454799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