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归理想(2 / 2)

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有赖于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致力于发展经济、解决贫困,致力于政治开明、推行民主,致力于社会进步、改善民生,致力于军队整训、提高战斗力。在这几方面做好了,国共两党的分歧也就消失了,军队之间的对立也将随之消除。

我们在这谈再多也只是建议,不如国民政府切实做出改变来的有意义,成立政治协商会议、整顿好后方秩序、推行减租减息、安顿好内迁民众,建立起国防工业将有效地凝聚人心、缓和矛盾、增强国力。后方建设委员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我们期待着他发挥出指导作用。

**作为中国社会重要的政治力量,欢迎国民党发生的积极变化,也将在自己管理的几个根据地里积极探索富强中国的社会改造之路,当我们两党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造社会弊端、谋求民众幸福时,我们就没有心思防范对方了,防范别人不如自己实干,只有干出成绩才能展现出本党主张的优越、制度的合理、政策的有效。

在我来,国民党已经慢了一步,在民主政权建设、民众组织管理、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工商经济发展、现代工业创办、军队编制、战法探索等方面都落在了我党我军的后面。

原因在于贵党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具体计划,实施有效管理的政策,不善于调动运用民众的力量,缺乏深入一线踏实肯干的基层干部,这是北伐以后中国社会始终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贵党有必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快加以完善,否则真的会差距明显招致各界批评。

我感到现在这种状况就挺好,中国需要的是发展,两党在各自区域内按自己的主张进行社会改造的具体实践,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相互借鉴,既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鞭策,促使我们拿出精力做对国家有益的事,而不是仅凭主义就否定对方、武力消灭对方。”

王宠惠这些官僚出身的干部早已习惯于高高在上指点江山,对具体的社会问题缺乏了解或习以为常毫无应对的办法,听陈海松讲了半天,又把责任推回到国民政府身上,似乎还在指责国民党不干正事、缺乏管理国家的能力、没有资格代表整个国家,心里很郁闷。

倒是生活经历坎坷、周旋于各路军阀之中人老成精的徐永昌颇能理解**方面的顾虑和打算,暗暗佩服**这招埋头发展、用事实说话对策厉害,感慨地说:“健生兄、恩来兄,我们这些旧式军人只知道打仗,从来没想过如何建设国家,海松和我们不同,志向远大!

我记得后方建设委员会就是他提议搞的,前方打仗后方建设相互促进,战胜敌人的同时增加国力改善民生很有见地,可惜他不能亲自参与,不过这条路是对的,我们这些老家伙应该全力支持。两党各自发展、和平竞争很有创意,很好地避免了双方的矛盾维护了团结。

我们过去总是希望革命成功以后再发展经济民生,结果是越革命经济越受损、社会矛盾越激化,革命就要不停地延续、战争成了国家的主要工作、革命渐渐脱离了最初的理想。

海松年轻,没有我们那样的经历,所以旁观者清到了中国社会的动乱根源在于普遍的贫穷和组织的混乱,给我们两党都提出了革命的新任务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一观点可以说是将近三十年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代表了中国革命者的觉醒,革命回到了最初的理想。

孙先生当年也有宏大的建国大纲,可是他没有国家领导权和军队支持,付之东流。

阎锡山、李宗仁在山西、广西也进行过这样的探索,以保境安民为口号割据一方,发展本地区本团体的经济军事实力与政府对立,结果一省再强实力终究有限也都归于失败。

现在这一观点上升为国家意志就好办多了,国家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军队掩护建设、建设支援军队,形成良性循环,消除各阶层各党派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动乱的根源,中国才能更安定、更团结、更有力量。

我算出来了,**里呀有能人!咱们两党都是中国人都是为中国好,还是要团结要合作,海松做的好,不忘提醒国民党搞建设、除弊端,这样才不见外,才是合作的态度嘛!以后前线作战后方建设少不了还得相互支援、共同进步,贵党还要多帮忙的。”(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