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躲不掉的李重进(中)(1 / 2)

新宋英烈 京华闲人 1566 字 2022-11-19

虽说征讨李重进的圣旨是在穿越团队的运作和坚持下发出的,可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实际上现在对穿越团队来说并非讨逆的最佳时机。一方面,穿越团队进入开封才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对后周朝廷的掌控并不是十分的牢固,其工作重心更应该放在朝堂之上,而不是千里之外的淮南。另一方面,对原后周禁军——包括忠于朝廷的禁军和赵匡胤叛军在内——的甄别、整编虽然已经初步完成,并将其打散之后编入了留守开封的北平军“保安军”各部,基本实现了对这三万禁军的控制。可一来,无论是忠于朝廷的禁军还是赵匡胤叛军,对远道而来、占据后周军政大权的北平军并不十分认同。特别是那些赵匡胤叛军的兵士,对阻止自己“建功立业”、将自己原来的长官或杀或流放、现在又“空降”到自己头上做新上司的北平军将领更是大多心怀怨气。尽管慑于甄别、整编之初,钱远山、曾志林、王峰等人连续斩杀了数百名或不愿被遣散回乡、或不服新上司指挥,并带头闹事的刺儿头兵将的铁腕手段,他们不敢再如之前那般明里跟北平军做对,但背地里给北平军添麻烦的情况却依然时有发生。麾下大军里有这样一些与自己并不是真正一条心,对自己阳奉阴违、暗中下绊的兵将存在,对于将要劳师远征的北平军来说绝对是不利的。

二来,由于之前的训练理念、训练方式、作战理念、作战方式的不同,北平军与原后周禁军结合在一起,其在战斗力上非但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或者大于二的增益变化,反而是一加一小于二的损失。换句话说,这三万原后周禁军加入北平军,相当于往一坛烈酒中加入了低度酒甚至是白水,以至令整坛酒的度数下降、烈性降低。这等于是在无形中减弱了北平军的战斗力,对即将展开的淮南之战显然是不利的。

实际上,按照穿越团队之前的计划,对原后周禁军的甄别、整编,以及后期的训练、磨合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在此期间,只要李重进没有不知好歹的主动对后周朝廷进行挑衅,自家是肯定不会对其采取强硬措施的。而自打北平军进入开封以来,李重进也一直很“配合”穿越团队,并未有任何过份的举动。因此,无论是委员会,还是钱远山、曾志林、王峰等人,心里都很踏实,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有效掌控开封朝堂、顺利完成对原后周禁军的改编工作。

说起来,穿越团队对李重进态度的转变却是缘自显德九年阴历四月底委员会的一次例会上张维信随口说起的一段前世史料。当时,委员会正在讨论军事部提交的一份近期扩军及作战计划。在这份计划中,军事部提出在稳定开封局势、完成对原后周禁军改编的同时,应加快“飞龙军”第四合成步兵师、第三独立骑兵团、第三独立炮兵团,以及“保安军”第三、第四独立骑兵团的组建工作,以便为下一步北上攻伐契丹、南下平灭南唐,这两次一统华夏过程中决定性作战做好准备。对于军事部的计划,委员会原则上是同意的,只是在先北上还是先南下的问题上还有些举棋不定、意见不一。虽然就作战对象的实力上讲,“南下”要比“北上”来得容易,可考虑到如今江南存在着南唐、吴越、南汉、后蜀、武平(湖南)、南平(荆南),以及大理等等六、七个割据政权,要完成对这些割据政权的平定,其过程又较征伐只有一个政权、一个皇帝的契丹人来得复杂和麻烦。所以,四位委员一时间还不能统一思想——徐绍安想北上、张维信和李俊武想南下,王崤峻暂时还没有表态。

就在两种意见难分高下的时候,坚持“先易后难”、“先南下后北上”战略的张维信突然想起前世的一段历史,表示根据前世史书记载,在西元962年9、10月间,武平(湖南)政权的执掌者周行逢将会病逝,其子年仅十一岁的周保权将会继承其位。而武平(湖南)重臣、同时也是周行逢当年的好兄弟张文表在自己兄弟去世不久便起兵做乱,欲将武平(湖南)大权置于自己手中。由于张文表势大,周保权在命大将杨师璠率兵平乱的同时,亦遣使向大宋求援。尽管后来杨师璠迅速平定了张文表之乱,但已经派大将慕容延钊和李处耘领兵南下的赵匡胤却没有下旨召回大军,而是借口平乱,先后迫降了南平(荆南)和武平(湖南),顺利的将湖广之地纳入了大宋的版图。

在张维信看来,如今是显德九年四月,距离前世周行逢去世、张文表叛乱的时间节点已经很近,就目前所掌握的南平(荆南)、武平(湖南)两地的情况看,只怕这段史实会如期出现。如此一来,若实行“先南后北”策略,则南平(荆南)、武平(湖南)两地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唾手可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