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报复轰炸(2 / 2)

“注意了,号、2号机群挂载a种水雷,号机群挂载b种水雷,4号机群挂载高爆炸弹并每机混装枚石墨炸弹。立刻装弹整备!”

随着地勤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不莱梅附近的空军基地开始了紧张急促的忙碌,随后的半个小时内,一批批的ju-d轰炸机鱼贯而起,破空而去。

“已经绕过荷兰北部海域,折向西南偏西75°,保持航向。5分钟后降低高度。”领航的队长机正是轰炸王牌贝舍尔,为了保持无线电静默,他凭借机身上的几处信号灯提示着附近的友邻机群,随后自己率先机翼一晃轻盈的完成了转向。

夜间精确飞行是需要技术的,尤其是当它们准备超低空飞行的时候,纠集00架的机群已经是德国精锐轰炸机飞行员和组织能力的极限了,数量再多的话,难免会出现混乱。

在距离泰晤士河口大约0公里的时候,德国机群开始按照出击前的指令降低高度,一直到20公里的时候降低到了00米以下,0公里、50公里的时候则降低到500米、00米。这样的高度虽然预防雷达识别上效果还不够好,但是至少不至于让没有经过长期专门进行夜间超低空飞行训练的飞行员们出危险。

“机长,收到后方定位飞艇发来的无线电信号,应该快到泰晤士河口三角洲了。”在贝舍尔的轰炸机上,坐在后舱的投弹手此刻正在摆弄着一台新颖而奇怪的接收仪器,飞机超低空飞行不但利于躲避敌方的雷达搜索,对于与己方基地的通信和定位也是会造成很大障碍的。自从第一次空袭伦敦没有成功之后,在帝国空军蛰伏的这段时间一直在紧急赶制无线电定位装置,好在帝国的雷达和无线电技术一直是不错的,这玩意儿又只是差个设想,没有技术瓶颈,所以倒是很快弄出了凑合的产品。

但是为了让这个装置使用正常,空军不得不在攻击机群后方拖后50公里的位置处高空悬停了几架飞艇,飞艇悬停高度超过了6000米,上面搭载着沉重地无线电通信定位发射设备和小型雷达。这几艘飞艇将会在黑夜中,让ju-d机群更好的找到位置。

“大队的4个中队跟我冲击泰晤士河口,2大队的在泰晤士三角洲希尔内斯-查塔姆港一带投放,大队转向正南,突袭多佛儿北部的马盖特角。”

随着贝舍尔用灯光信号传递的暗号,早就把作战命令熟记于心的德国轰炸精英们纷纷各自奔向自己的目标……

…………

“发现敌机!距离……什么??!距离0公里?我没错吧?”在马盖特角和多佛等几处英军雷达站里,刚想拿起电话通知报警的英军雷达兵们揉了揉眼睛,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还试图检修一下是否设备出了故障,对于对空搜索距离在0~20公里的英国雷达站来说,敌机怎么可能突然从0公里的距离上冒出来?

对于ju-d来说,0公里也就是分多钟的时间而已,等到英国人从错愕中反应过来再甄别上报,英国人最终确信德国机群入侵的时候就只剩下分多钟了。

除了一直在伦敦周边巡逻的二三十架喷火以外,其他飞机连紧急起飞拦截都来不及——当然,这是针对德国人蓄意轰炸最外围雷达站而言的,如果德国人执着于轰炸伦敦的话,从最外围的雷达站飞到伦敦起码还有5分钟的飞行时间,英国人升空警戒是尽够的了。

但是显然这次德国人没打算硬碰硬,个中队带着无线电侦测接收装置的ju-d携带着标准的500kg航弹2枚,分成6组扑向了英军位于马盖特、多佛、赫恩贝、希尔内斯、绍森德和博纳姆的雷达站,每座雷达基地都在其自身防空火力来得及开火之前,就结结实实挨了00多枚500kg重磅炸弹的袭击,饶是夜间轰炸精度低、雷达站建筑坚固,这6座泰晤士三角洲周边的雷达站还是在转眼之间被炸得渣都不剩,再加上混杂在其中的少数石墨炸弹虽然工艺水平达不到纳米级,破坏不了电力系统,但是破坏裸露的雷达发射天线和无线电设备还是绰绰有余的。

剩下的德国轰炸机也没有硬冲,在附近最有威胁的雷达站被炸毁后,他们继续突进了大约5分钟的时间,把每架飞机上那6枚重达2吨的磁性水雷低空丢到了预定海域,超过00发重磅磁雷封锁了泰晤士河入海的那最后十几公里行道,也封锁了河口三角洲和从海峡方向开过来的马盖特角航道。

然后,点半刚过,那些德国轰炸机居然转向,然后甩掉了全部累赘的轰炸机群把时速飙到了570公里,直接返航了,英国人的喷火机群忙忙碌碌巡逻搜索了半天,但是因为该区域几处主要雷达站被炸毁,结果只得到了德国人偷袭的警报,却根本不知道德国人已经退去。

英国人一直折腾到0点,才让大部分被惊扰起来的战斗机回航降落,他们最终得出了德国轰炸机群因为再次被发现而主动被击退的结论。

但是事实上,噩梦才刚刚开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