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巴库(2 / 2)

苏联人的实际控制范围被限制在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哥亚一线和亚美尼亚高原北部的瓦纳佐尔,残余兵力约7万5千人。

北高加索方向,在协助莫德尔元帅的b集团军群上陆后,海军派出的火力支援舰队转向北方,继续协助克莱斯特大将肃清苏军在黑海沿岸的最后几个据点,苏乎米港和索契等地全城都在舰炮覆盖范围内,在海陆联合打击下,苏乎米和索契分别在6月28日和7月1日陷落。截止到目前为止,苏联人掌握的黑海沿岸最后一处据点也已经拔除了,黑海已经成为帝国以及帝国盟国的内湖。克莱斯特将军在解决了后顾之忧后,已经把全部兵力集中到了进攻苏军在北高加索最后的核心重城格罗兹尼上去了。

预计北高加索的战斗在8月底前也可以彻底结束,到时候歼灭了秋涅列夫的部队后,南方四路大军就能从顿河东南岸和伏尔加河西南岸两个方向自南而北配合曼施坦因将军在顿河大弯的决战了。”

维勒安翻看了一下和日本人的会议纪要,又简单听取了一下隆美尔指挥的情况,随后打断了阿米娜公主的后续汇报。

“好吧,这些细节我不想了解了,我只要有宣传价值的东西——搜罗一下这几天帝国对外公报的战果,整理一下,我看一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给远东方面的武官交代的,最后把我们这几天和日本人达成的关于远东势力范围划分的协定细节审核一下,去掉一些不该让蒋校长知道的事情,剩下的让驻远东的武官如实处理。”

“是的,主人,我这就去办,相信有了我们在高加索战区的阶段性胜利的鼓舞,加上日本人这个不确定因素终于被稳住了,蒋校长一定会下定决心的吧。”

“谁知道呢,蒋那个人我一直觉得他胆识不足,没什么进取之心。等等——回来一下!别忘了,把帝国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占领区重新归还土耳其的联合声明也制作一份备忘录,一并提交。”

“没有别的了吧?那我就去办”

看着阿米娜公主离去,维勒安在心中忐忑等待了半晌,觉得各方准备都已经充分了,蒋校长总不该再有什么推脱吧。

…………

“土耳其人已经收复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失地?德国人真的把德军攻下来的那部分格鲁吉亚土地也归还了土耳其?包括高加索油港巴统么?”

“是的,委座。不仅德军控制的格鲁吉亚占领区刚刚被德国人通过密约归还给了土耳其,连苏联第一大产油城市巴库,这两天也刚刚被德军光复,而且立刻就被德军宣布按照所有阿塞拜疆领土的处置原则一样,归还给了伊朗巴列维王朝的礼萨汗国王——只是在战争结束之前,其工业运作需要纳入德意志帝国的军备配给体系内,但是所有未来战争期间从巴库油田开采出来的石油,德国人都会作价购买而不是征用。这个问题这几天德国经济部长沙赫特博士已经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德国外交部和宣传部的口径也是一样的。”

面对蒋校长的问话,何应钦恭顺地据实回答,没有任何增减或者回避,他知道,所有的决断,都必须由蒋校长亲自做出。

“和德国人的合作,我这些年也是看在眼里的。不过,真的如同巴库油田那样的处置方式的话……莫不是‘首义者赏,末降者杀’?”

“此事,么,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估计不会如此。”

“哦,敬之有何高见?”

“我觉得,德国元首希特勒先生,对俄国人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变态仇恨,一个多月前被攻陷的圣彼得堡,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但是俄罗斯人死伤者足有数百万之巨。最近石油城巴库光复,各国女支者一周都没能进得了城——德国人宣传部的发言人对外宣布的是苏军为了防止德国人利用巴库的石油资源,在城破之前选择了焦土之策,把全城和油田尽数付之一炬,以致毒焰大张人不能近,全城两百万生灵无一幸免。”

“敬之的意思是,巴库这场屠城的大火……”

“虽然不能确定是否是苏联人放的,但是城内两百万人,又岂能全部和苏军的内务部队一样坚定一致?就没有溃散作乱伺机投降的么?如果德军在大火爆发后有心抢救城内的石油设施,趁机攻城扑灭大火的话,也不至于损失如此惨重吧。因此无论大火是谁放的,德国人宁可半年之内用不了巴库油田,也要杀尽两百万俄国人,其刻骨之仇已经昭然若揭。这种形势下,德国人显然是在告诉全世界——只要和俄国人为敌的,他们都支持,只要是和俄国人为敌的,就不必顾忌俄国人的仇恨反噬,因为如果俄国人要报仇的话,德军已经把俄国人的全部主要仇恨都吸引过去了。”

何应钦是这个时代的人,所以他说不出后世那些很潮的词汇比如‘嘲讽’,但是这不妨碍他的表达力度,蒋校长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而且,我们一直担心会在我军和苏联人两败俱伤的时候背后捡漏的日本人,现在也已经服软了,听从了德国人提出的亚洲势力范围划分方案;日本陆军主力,现在正在马尼拉和麦克阿瑟的3个美军师和15个菲律宾师死战。此时此刻,我们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

“吾意决矣!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既然俄国人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份上,日本人也已经低头愿意和我们划菲律宾-马来为界共建大东亚共荣,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呢!

传令各军,两个星期内做好全部战争准备,7月20日,按照原计划全面进攻,收复关外失地!”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