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南海宝藏【祝大家小年快乐】(2 / 2)

唯我独裁 巡洋舰 1430 字 2022-11-19

玛利亚号离开天津水关码头,在渤海东南某海域同底比斯号和劳伦斯号汇合,组成远洋旅行船队一起出发。

船队行至黄海海面时,正碰上北洋水师进行年度艹练,其中致远舰鸣21响礼炮为王辰浩送行,王辰浩知道那是他在这个时代里认识的第一个朋友邓世昌在向他打招呼。

因为中英关系的缓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重新对华敞开大门,允许清政斧选派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深造,所以北洋水师的这次年度艹演关系到很多人的留学深造前途,而同时北洋水师还要选拔军官和士兵赴英国交接两艘登云级战列舰,内部竞争激烈全在这次艹演上面了,是以这次艹演北洋水师全体官兵们都卯足了劲。

邓世昌给王辰浩鸣了二十一响礼炮送行,这是经过丁汝昌同意的,毕竟王辰浩还是北洋水师的提督参议,又是北洋水师的恩人,与公与私都说得过去。

王辰浩这边没有礼炮,但他也做了回应,命玛利亚号船长鸣汽笛二十一声以作回应。

同北洋水师分别后,王辰浩将心思放在了搜索海底沉船宝藏上面。

渤海内的沉船基本上都找遍了,王辰浩收获了数百万两白银,这对他和他的打捞队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更加坚定了这种发横财的信心。所有队员们都知道王辰浩的蛟龙号潜艇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沉船宝藏,巨大利益的驱使让他们打心里把王辰浩当成领袖和摇钱树,愿意效忠他和跟随他。

渤海出土的沉船宝藏大多数都是明末战乱时代留下的,数量不多,在中国近海沉船宝藏中所占的比例不超过10%。

黄海也有不少沉船,但因为黄海水深普遍很浅,有价值的沉船大多数都被附近的人捞走了。王辰浩并没有把心思放在黄海,而是东海和南海。

东海是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的发达地区,从山东登州、上海长江口和福建泉州三个海运发达地方出发的海船当中,沉船大部分都集中在东海周边,尤其是受太平洋暴风雨影响严重的台湾海峡内,两千年来大大小小沉船上万艘。从民国开始至现代的一百年间,随着打捞设备的普及和民用化,沿海老百姓纷纷开始打捞海底沉船里的宝藏。单单是福建沿海的老百姓打捞出水的沉船就超过300艘,累积出水文物七十万件,价值四百多亿美元。

而南海海底的宝藏更多,从汉唐时期开始,中国人开创了途经南海的海外交通航线,打通波斯湾、红海、非洲的蒙巴萨,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贸易历经宋代达到顶峰,元代海上贸易下滑,到了明代郑和时代的下西洋再次经历顶峰,即便是闭关锁国的清代依然有广东十三行对外发展海上贸易,千百多年间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有起有落,但从未中断过。

南海地域辽阔,对东南亚贸易的必经之路,也是海盗出没的天堂,因此南海的沉船远比东海还要多,而南海的沉船大多数都是远洋货船,吨位大载货物也多,因此南海的海底宝藏也是最多最值钱的,占据中国近海海底宝藏的60%。

王辰浩对于东海的海底沉船不太清楚,但是对于南海的几处海底沉船位置却是很清楚,著名的南海一号和华光礁1号是众所周知的,而王辰浩所知道的要多一些,因为他曾经关注过英国职业海上盗宝人哈彻,他知道中国人自称的南海一号其实只能算南海三号,真正的南海一号和南海二号早就被哈彻和他的团伙偷走了,中国人是在被羞辱了几十年之后才奋起寻找海底宝藏,进而找到了所谓的‘南海一号’。

英国职业海上盗宝人哈彻和他的同伙,在1985年偷偷进入南海,寻找1752年从广州十三行出发前往马尼拉的一艘中国大型商船福祥号。当年的广东十三行是清帝国唯一的海上贸易点,福祥号满载着几十万件货物前往马尼拉,然后将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范亚特号转运回阿姆斯特丹。不料福祥号中途失事,这笔交易取消,但却记录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档案内。

1983年,这个记录文件落入哈彻手中,此时中国没有任何海底文物保护意识,也没有那个技术。哈彻于是带着他的同伙开始搜寻当年在南中国海沉没的福祥号。

终于,在1985年春天,哈彻找到了1752年沉没的福祥号,并偷偷打捞出250000件中国古瓷和金银物品。哈彻把这批文物在公海藏匿一年之后,按国际公约“无人认领的沉船允许拍卖”规定交由嘉士德拍卖行在阿姆斯特丹拍卖。由于数量太多,一件一件的拍不完,哈彻最终同意把全部25万件文物编成三十几个类别,每十个一组捆绑拍卖。原本价值一亿美元的福祥号出水的文物,由于哈彻最后选择的批发价出售,在阿姆斯特丹拍卖上所有文物最终的交易总额只有3700万荷兰盾(约2000万美元)。

而十几年后,2001年5月,哈彻和他的盗宝团伙再次故技重施,从南海又偷偷找到另一艘北宋年间的中国古沉船‘泰星号’,出土4万件文物,同样还在阿姆斯特丹拍卖,哈彻最终刷新了自己的纪录,竞拍税后所得4300万美元。

福祥号和泰星号本应该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宝藏,按理他们应该获得南海一号和南海二号的殊荣,但却因国内当时对海洋权益的无知以及自身技术的落后,只能拱手让人。

如今,王辰浩带着他的强大的打捞队,势必要把南海一二三号都挖出来,甚至还可能会找到南海四五六号,谁又知道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