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里约有七八十人,大多二三十岁,也有四五十岁之人。当然年龄大的一般坐在后面,大概有点不好意思。像志鸿这样十六七岁就来的,算比较年轻的。可谁又知道他其实刚满十二周岁,算是本县历年来最小的童考者,要不是有孙老爷的亲笔书信可证身份,知县定判他个谎报年龄。
今年的童试由知县李超亲自主考。李知县据说是多年以前的进士,而且还算得上是孙老爷的门生,为官比较清廉,就是刚为官那会儿因为年轻气盛,不懂官场规则,得罪了不少同僚。虽有孙府的势力暗中相护,不至于罢官,但也做了十年知县未曾得到升迁。今天他暗中祷告,希望这些人中能有出类拔萃的青年,因为他的后台孙府的孙老爷已经告老还乡了!若没有亲点的秀才在今年的大比之中为自己争取升迁的本钱,自己这县令怕也当到头了。
考试开始,李知县首先郑重宣布:“尽力而为,不得抄袭,违者逐出考场,十年内不得应试。”
考卷发了下来,志鸿看了看,主要是“帖经”和“墨义”。
“帖经”就是将书本上的某行贴上几字,要求应试者将贴住的字填写出来,类似小学生考试常做的填空题。
“墨义”相当于初中考试中的简答题,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回答。考生只要熟读经文和各类注释文字就能轻松过关。
由于是秀才考试,考的都是基础知识,没有策问和赋诗。志鸿对这些东西实在是熟得不能再熟了。所以盏茶工夫就答完了,交上考卷潇洒至极的走了出去。
李知县有点惊讶,十年主考,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交卷这么早的人,心道:“莫非是老天开眼了?”打开试卷看时,他禁不住惊呆了!从头到尾竟然没有一个错误!心中暗道:“不愧是老师家的子弟,果然不同凡响!”本来看在孙公爷的面子上,就算志鸿考得再差,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送他个秀才当当,可他实在没有想到志鸿竟然这么厉害,连他故意刁难的必死题也准确答出,看来老天真的开眼了!
又过两个时辰考试才结束。所有人员出场等待,李知县当堂批阅。又一个时辰以后,结果出来了。志鸿轻松摘得榜首,前十名全部录入,授生员称号。
接着李知县在县城最著名的豪云酒店安排宴席,宴请十位新鲜出炉的秀才们。
李知县开场致词:“难得诸位今番中了秀才,今年大比之年,希望诸位多加努力,连中举人,进士,那样本县也不无微功。”然后请众人一一自我介绍。当轮到志鸿的时候,李知县连声赞道:“好!孙公爷家学严谨,想必贤侄已尽得真传,以贤侄之才举人,进士当不在话下!”
然后众人推杯换盏。酒过三巡,李知县又道:“如此良辰吉时,诸位何不题诗一首,也算给本届童试留一段佳话。”
众人你推我托,谁也不肯开口。过了一会儿,李知县点名志鸿:“贤侄是今年童试第一,还是贤侄先来吧!”
众人随声附和:“对,还是徐公子先来!”
李知县也想知道孙公爷的干孙子是否有真才实学,急忙吩咐酒店:“快,笔墨伺候!”伙计闻言忙取来笔墨,在旁边的空桌上铺上宣纸。
志鸿忙推脱道:“小侄诗词恐难入得大家法眼,不过倒也练得一手好字。望知县大人评鉴!”说完起身接过笔来,衣袖轻挽,手腕挥动间已是在宣纸上一阵龙飞凤舞,一段段祝词跃然纸上,浑然天成,引来众人连声喝彩。
李知县长叹一声:“好,写的好啊!看来贤侄已尽得孙公爷书法真传。由字可见贤侄学识渊博,虽然不知贤侄为何吝惜赐诗,但有此墨宝,本县足矣!”略停一下,他接着道:“本县已有多年无人得中进士,看来这回要破天荒了!”
志鸿连忙谦虚道:“哪里,比起大人,实有不足。以大人之才,依然久困与此,可见才华并不是最重要的!”李知县的事他也是偶然间听孙老爷提起,故有此一说。
不过一番话听在李知县耳中,却是感慨良多,连连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