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6-19
赵王立国,天下皆惊。但相应的反应,却并不是很大。除了齐王慕容成大骂赵询不义之外,其余诸侯都默不作声。
对于齐王的破口大骂,赵询还是理解的。毕竟,这齐王是大燕的皇室成员,其占据一个很特殊的名分。但是,随着大赵的立国,他身上的皇室血统,将失去最后的一丁点作用。
当然,齐王能做的,也仅仅是口头上的责骂,但实际上,却不能做出一丁点的应对手段来。对赵询而言,慕容成的怒骂,他完全不用理会,也没有理会的价值。
用了半个月,才讲立国诸事处理清楚,将各司衙门体系给搭建起来。至于其他的,他也没有时间去理会和关注。而南方诸侯,在赵询立国之后,各地的攻伐行动加快了许多,这让赵询都微微一怔。
“王上立国,对于诸侯而言,绝非好事,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他们看来,王上立国,就意味着要对南方进行一统,他们不能不着急。”枢密使司徒亮笑着说道。现在,司徒亮可是正二品大员,步入朝廷正统了。算起来,他也是当初和赵询一起历经多次大战而至今日,从营兵首领幕僚到今日的正二品,也算功德圆满了。
“哦?看来,立国还能让南方乱的更快,战的更猛了。”对此,赵询也是希望看到的。南方越乱,对自己越有好处。
确实,在赵询立国之后,南方诸侯的行动加速了许多。而在荆州,处于数路大军围攻的唐军,终于还是没能守住司徒弟兄的攻击。
在赵询立国之后,原本位于荆州南部的江州境内,与齐军争夺江州的蜀王司徒彻,也终于开始将刀叉此项了唐军,也向在荆州这块蛋糕之上分上一块。
对于唐军而言,蜀军带来的威胁可比北方的汉中王和洛阳王大多了。蜀军不仅兵甲犀利,而且兵多将广。但在北方,虽然汉中王和洛阳王已经占据荆州北方,但是,其与唐军中间尚且隔着一条汉江。此外,北方的汉中王和洛阳王也在为年前大战的损失,慢慢的舔着伤口。
于是乎,唐显当即调动境内军队,向南回防,以抵御住蜀军的威胁。此外,唐显认为,赵询立国,与赵国相交的汉中王和洛阳王定然也要加强北方防线,对己方荆州的行动,应该暂时的停止下来。
然而,唐显猜错了。赵询的立国,让洛阳王司徒浩和汉中王司徒飞更铁了心要加大对荆州的行动,无他,他们要更大的缓冲之地。正如唐显猜测的那般,赵询立国,对与汉中王和洛阳王的威胁太大,他们需要更大的回旋余地和战略纵深。
然等到唐显大军难调之后,洛阳王和汉中王的联军就开始加大的攻伐之势,原本修整的各部大军也纷纷调动起来,压向唐军阵地。
联军大举入侵,坐镇襄阳的唐文并不害怕,因为联军没有水军,而襄阳的唐军则掌控了万余睡觉将士。拥有大小战船近百艘,其他的不敢说,但是,据守汉水是没有问题的。
故而,唐文也不主动出击,也不越过汉水去攻击联军,就以汉水为限,死死的守住汉水,双方在汉水一线苦战不休。虽然联军也开始在汉水上游修建水寨,建立水师,但依旧不是有完备水师的唐军的对手。
然而,一条消息却让坐镇襄阳的唐文浑身发冷。联军趁着在汉水以北大举进攻之际,却派出另一支大军向东南而行,直接攻入春陵府与江夏之间的竟陵府之地。
因为唐军都据守襄阳,所以,位于襄阳东部侧后的竟陵府诸府县很快被唐军势如破竹的杀了进去,大有占据竟陵府全境的趋势。
竟陵府位于春陵府和江夏府之间,位于襄阳府东南侧,江陵府东北部,地势很是关键。一旦此地被占据,就等于一刀割在了荆州的腰部。不管是西北面的襄阳府还是南面的江夏府、江陵府都要收到侧翼的打击。对于唐军而言,这是一个再坏不过的消息,尤其是,竟陵府无法运用水军阻拦。
“不可能,敌军是如何下去的?春陵府六成被赵军占据。虽然有四成被洛阳王的军队占据,但是,其根本就不与竟陵府想接。这洛阳王的军队,是如何穿过赵军之地而南下的?”听闻此消息,襄阳城的唐文当时根本就不相信。
随后,探子传来的情报才知道,洛阳王以春陵府剩余四成的地域,换取大军通行的全力。
因为汉水的缘故,洛阳王和汉中王的大军根本无法南下,而春陵府又有六成地域在赵军手中。逼不得已之下,司徒浩用春陵府的剩余地域,换取了大军南下的条件。司徒浩如此选择,他也是无奈的选择。除了要南下彻底击败唐军之外,也是因为春陵府是其与赵军的隔离地带,原本规定,不得大规模驻扎军队。而春陵府东部区域在赵军新政的实施下,变化很快,而西面的诸府县百姓纷纷逃亡,使得剩余地域境内民生凋敝。见此,司徒浩干脆心一横,就将其余的地域,换给了赵军。
枣阳、义阳、竟陵等府县先后陷落,让襄阳的唐文怒骂之外,也开始为接下来的出路考虑起来。尤其是竟陵陷落,使得襄阳府有后路被断的危险,甚至处于敌军的南北夹击之中。
消息传至坐镇武陵府,指挥洞庭湖水军抗击蜀军的唐显耳中时候,唐显沉默了半晌,最后菜冷冷的吐了口气,“撤!让他们立刻撤军。”
此刻,唐显不得不让襄阳府的唐军撤出襄阳,尤其是水军,虽然这个选择对唐显而言是痛苦的选择,但,其也是无奈的选择。
襄阳府是荆州的中心,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政治角度来讲,这里都是荆州的要害。占据襄阳府,才算是拥有荆州,失去襄阳府,也就相当于失去了荆州。唐显其实是最不愿意撤退的,他毕竟是荆州之主,堂堂唐王。
但是,心在紧迫的形势逼得他不得不撤军。竟陵府丢失,也就意味这襄阳府成为被敌军四面包围的死地,不撤军,也只能与北方联军多僵持一段时间罢了。在襄阳府北面,东面和南面,都将士联军的大军,事实上,自此竟陵失陷,北面的联军就已经对襄阳府构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来自樊城、枣阳、竟陵等三个方向的联军,随时都可能对襄阳府发起总攻。北面和东面的联军还好,但占据竟陵之地的洛阳王大军,才是最致命的,他们随时都可以直接进攻麦城、当阳一带,将襄阳府彻底隔离,断绝襄阳府大军的后路。
而在南部,蜀军的攻势也愈发猛烈,唐显需要更多的军队来阻敌。襄阳府尚有一万五千步卒和一万水军,这都是唐显所需要的。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唐显麾下重臣都极力主张撤退,尽早脱离襄阳府这个死地。
“撤比不撤好,早撤比晚撤好!另外,襄阳府丢给司徒兄弟,他们也会因为襄阳府的利益分割而内斗,会留给我们更多的时间。”这是唐显麾下头号重臣范子宇的观点。
虽然知道,襄阳府一旦丢失,也就正真意味着他唐军再也无力翻身。毕竟,没了襄阳府大义,别的不说,就是各地的大族豪绅也不会再继续支持他,而地方百姓也会认为荆州换了主人了。
但是,面对如此严峻地形势。面对蜀军的越发猛烈的攻击,唐显不得不下令撤退,虽然他当初在襄阳府喊了无数次要和襄阳府共存亡之类的口号,尽管他离开之时下令唐文死守襄阳府。可是,他现在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