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和年(2 / 2)

大唐的贞观盛世,那是天下大乱之后的大治,只要按照之前的先例处理就行了,如果仔细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大唐贞观之处的执政方针和大汉的文景之治,很是相似。

不过是随着时间推移,生产力有所提升而已。

虽然刘宏是后世穿越来的,知道历史的进程,但是也不能胡乱下令啊!明明地方上还没到那个层次呢!刘宏就下了下个层次的命令,那不是搞**呢嘛!

刘宏登基的这十年来,看似做了很多事情,实际上呢?

不过是平衡朝局,**反叛,解决北疆边患而已,再概况一下,那就是种田,收粮,打仗,再种田,收粮,再打仗。

肯本就没干别的,刘宏接下来要进行远征了,要是还按照之前的方法来,一旦出现偏差,远征大军可真是万劫不复了。

所以,刘宏要出去看看,要做到心里有准,然后才好下达政令,保证在一年两年之后的远征中,不会因大汉的偏差而失败。

想到这里,刘宏淡淡的说道“好了,这里是德阳大殿,不是街边集市。”

淡淡的话语,瞬间让百官安静了下来,现在可没有人傻傻的冒犯刘宏的,此时刘宏的威严已经不需要用怒火来体现了。

看着安静下来的百官,刘宏问了一句不沾边际的话,“朕听闻,太学子弟多有议政,可有此事?”

司马徽出列朗声道“回陛下,正是如此,因太学子弟参与科考后,便可为吏,是故,太学子弟皆以此提升自己之眼界。”

刘宏看着老当益壮的司马徽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司马徽虽然岁数不小了,但是精神头却是很足,刘宏知道这是司马徽为自己能实现报复,很欣喜所至。

此时大汉的科考制度是,各地的学馆,私塾参与各县,各郡,各州的考试,随即进入太学,在太学中学习两年,再参与科考,因此大汉的科考是五年一次。

除了少数靠举孝廉为官的世家子弟外,新进官场之人,皆是太学子弟,这就使得太学地位不断提升,司马徽很是欣喜。

此时刘宏提出这个问题,是怕太学和以前的清流一样,因此刘宏敲打道“讨论政事得失,是好事,但不要妄自尊大,不懂装懂,以偏概全。”

司马徽行礼道“臣遵旨,臣定不负陛下期望。”

刘宏接着说道“太学子弟讨论政事得失,亦不能让其等空口讨论,传旨,设大汉报社,归于礼部,报社社长由礼部侍郎担任,每三曰一版,将朝中政事发表,以供天下士人查看政务得失,各地士人皆可投稿发表,讨论,若对政事有利,为官者考绩司给予优良考绩,非官者,科考之时给予重视。”

说道这里,百官们都明白了,这报社可以说是出名的好地方啊!要是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可是天下人都能看见啊!

刘宏扫了一眼百官的神色,便接着说道“然妄自尊大,胡说一气者,给予严处。这第一版要讨论的内容嘛!就是朕应当巡视天下否?着礼部十曰内发行第一版报纸。”

“诺!”(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