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领袖,现在波兰人民要为了自己自由而奋斗不有所表示。
可插手波兰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真正实惠呢?偏偏就在拿破仑三世如何冥思苦想,也没有想明白这件事情的时候,北海海岸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问题,又被为此早已纠缠多年的丹麦和普鲁士折腾了出来。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地区位于日德兰半岛的南部和北德低地的北部,介于东边的波罗的海和西边的北海之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北面是丹麦,东南是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南面则是接下萨克森和汉堡。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问题复杂,要想弄明白至少需要经过几个专题的讨论,咱们也没必要过多地纠缠其中。简单地来讲,这两个公爵领地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北疆。在荷尔斯泰因公国内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讲德语的德国人,从中世纪开始,它就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一八一五年后则属于了德意志邦联,作为丹麦的国王,仅仅就是其名以上的君主。
而石勒苏益格公国不同,这个公国的北部,居住的主要是说丹麦语的丹麦人,而南部居住的,则主要是说德语的德国人。
十九世纪,不论是在丹麦,还是在普鲁士,民族主义的气氛那都是非常的强烈。普鲁士和丹麦的民族主义们,都毫无疑问地声称它是属于自己的国家。
因此,在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这两个本来不应分割的公国,于一八四八年就爆了一场战争。
那些亲德分子,试图以武力推翻丹麦国王的统治,将石勒苏益格并入德意志邦联,成为一个合并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国。
但是这场战争和阴谋们的企图,却引起了欧洲其它列强的极为关注,于是,在列强们的纷纷施压下,普鲁士和德意志邦联最终撤出了它们派出的干涉军队。
生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这场战争,以丹麦军队的获胜而宣告结束,德意志联盟与丹麦签署了柏林和约,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又恢复了过去的状态。
按照相关的条约的规定,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是永远不可分离的。可如今,随着丹麦国王渐渐老迈,丹麦国内曾数度领导政府内阁的国家自由党开始计划维持对石勒苏益格的统治。他们开始草拟一部有关丹麦和石勒苏益格共同事务的新宪法。该宪法的主旨是,丹麦不会直接兼并石勒苏益格,转为成立一个名称为中世纪后期北欧议会的特别议会,来处理两地的共同事务。
当然,这里面所牵扯到的种种有关问题也是相当地繁乱,一般人一时半会儿的还真搞不明白。大概的宗旨好像就是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地区的政治体制应当为君主立宪,而丹麦王室的权力应当为世袭。
但是,有一个人非常明白,这个人的名字叫奥托斯麦。
一八六二年的二月,奥托斯麦离开巴黎回到了普鲁士,由此掀开了他人生的又一乐章。曾任驻法公使的他,这次不仅心满意得地出任了普鲁士的宰相,还同时还兼任了普鲁士的外交大臣。
正是随着这位把“铁和血”当成是统一德国的纲领和信条的人物的出场,原本混乱不堪的欧洲大陆,才会变得愈乱成了一锅粥。
俾斯麦很清楚,丹麦所玩弄的这一手,那是根本就与他的德国统一大业背道而驰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是他要将德国带进统一的第一步,所以,若说眼下普鲁士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最大利益是什么的话,很简单,那就是必须要先的想方设法叫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独立,彻底脱离丹麦王室的约束。
很显然,传说中的那个所谓的新宪法一旦出台,石勒苏益格势必就将会并入丹麦,而脱离那个本属于德意志邦联成员的荷尔斯泰因。因此,丹麦的这种做法,被上任之后在普鲁士议会的次演说中,就曾大声宣称“德国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普鲁士必须要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时机,这样的时机我们已经错过了好几次。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的俾斯麦,当成是武装干涉的一个最好的契机,而紧紧地抓在了手里。
他要以履行所谓崇高的德意志邦联法律的名义,用真正的战争去解放那些正在遭受无耻的丹麦王朝蹂躏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当地的德裔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