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奕再次把问题摆出来之后,原本洋溢着轻松愉快气氛的会客室内,马上就陷入了一阵带有压抑的平静。与郑南相互对视了一眼之后的林海丰,似乎也拿不准奕会在此刻提出这种问题是否合适。
对于敦煌,林海丰和郑南都是不陌生的。
当年在部队的时候,他们的团长曾经利用一次执行任务的间隙,带着他们游览过这个由五百多个石窟所构成,堪称是佛教彩塑博物馆的美丽敦煌。
那些极其精美的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大小不一的彩塑,还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丰富多采的雕塑形式,还有那些富丽多彩,既有蕴含着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也有表现了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古代劳动人民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场面的壁画等等,无一不在他们的内心里留下了相当深刻的烙印。
然而,即便就是在当年,除去对祖先们竟能以敦煌石窟这种形式,将十六国至满清间那一千五百多年的中华民俗风貌及历史的变迁,艺术地再现给后人感到无比的惊叹和极其的崇敬之外,林海丰和郑南却并没有更多地到敦煌的另外一面。
那就是敦煌人民所生存的环境,其实却远没有那些置身于千百年风雨摧残的石窟中的艺术瑰宝们更乐观。
“老奕啊,你可去过了那里的月牙泉?”还是林海丰首先打破了平静。
对于林海丰这个明显是不对题的问话,奕先是一愣,接着又莫名其妙地了林海丰好几眼,“你说的可是被鸣沙山四面环抱的那个月牙泉?”
奕怎么也想不出,这片只是被当地的百姓们习惯地称之为“月牙泉”,又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水域,对面前这位显然是从未到过甘肃去的林海丰来说,居然也那么的熟悉。
林海丰点了点头。
因为当年他们的团长在带着他们观赏过了石窟瑰宝之后,还曾领着一睹过那个位于敦煌市区南十里,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被鸣沙山四面环抱,构成了举世闻名的“沙水共生、山泉共处”之“沙漠奇观”的月牙泉的风采。
“那片水域很大啊,至少也得有二十多亩吧?”
“二十多亩?”着神态十分正经的林海丰,奕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何止二十多亩,少说也得有近百亩。”
什么,少说也得有近百亩?
听了奕这句话的林海丰,猛地想起了当年团里的一位战友曾经跟他讲起过的一件事情。
他的这位战友来自甘肃的民勤县。民勤,春秋是属秦和西戎,地处河西走廊,乃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就是三国时期马超和韩遂曾经占据的关西。那里虽然东邻腾格里大沙漠,北接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西连祁连山,但却因为依靠着石羊河的滋润,曾经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片美丽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