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第一次军中会议(2 / 2)

“去掉军饷以外,至于我们这次领签的其他辎重,却也是不少,大家应该刚刚也都看到了,这些辎重,可是我们这百十号人的立身之本,我们今后就要靠这些去建功立业了。”韩争在处理完军饷问题之后,接着把话转到了武器和其他的辎重上面来。毕竟这些东西,才是实打实的硬件设施,没有枪械,如何杀敌,不杀敌,更不用提什么建功立业了。

其实按说起来,照规定的话这次韩争等人领到的武器与实际水平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但在座的众人却也都知道,谁要是真的把规定往自己身上套,不闹出笑话才怪了,尤其是像韩争这样的几乎是被当做消耗的弃军。

原来在袁世凯接练北洋新军后,下定了要决心改变以往枪炮种类繁杂的状况,以力求军械统一,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而当时北洋各军,却是采用奥匈帝国的夏利曼8mm手拉直动后端闭锁枪机步枪、骑枪和勃朗宁或科尔特六响转轮手枪,这样一来,军中武器就有些杂乱,面对这种情形,袁世凯重新要求新建陆军各兵种士兵和军官武器装备配备之中,步兵兵种的军官配六响左轮手枪和佩刀。正副头目、正兵、号兵、护勇等这些士兵主要是各配曼利夏步枪一支、子弹50发。

对于骑兵来说,军官也是配六响左轮手枪和佩刀。正副头目、正兵、号兵、护勇都是曼利夏马枪一支、子弹50发,同时的是比步兵各多配马刀1把。

炮兵是每营3队,分为左右和一个接应队三队,而各队的装备开始出现不同。按要求是左队装备克虏伯75毫米口径过山轻炮18尊(每哨6尊),每尊配马7匹,共126匹。右队装备格鲁森57毫米口径过山快炮24尊(每哨8尊),每尊配马7匹,共168匹。接应队装备格鲁森57毫米口径陆路快炮[9]18尊(每哨6尊),每尊配马5匹、骑马5匹,共180匹(行军时酌增)。在战时,全营炮兵“分三成,一成用炮,一成备补,一成持抢护炮”。

在工兵之中,由于各队的工作姓质不同,各自配备不同的装备和工具。

如此这样以来,也就是说,个北洋陆军的主要武器就变成了夏曼丽步枪。

当然袁世凯的想法倒是挺好的,但要完成这件改制,无疑要花费大量的物力财力,即使是袁世凯下定决心,却也是难以完全做到这一点,中国财力有限,还要每年还上巨额的外债,真要支撑起这么大的摊子,是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承担的起的。

最后无法,袁世凯也只能在自己的北洋嫡系之中,按照这个标准配备罢了。

而韩争所领一部,明面上是按照标的编制整军,但是实际上,却是连一个完整的营都不足,加起来只有百多号的步兵。因此像骑兵、工兵和炮兵的那些装备确是想都不用想了。就是这一百多号的步兵按要求配备的话,也是要有曼利夏步枪150支左右,即使不算上训练时所需,子弹至少也要有8000发左右。

至于韩争等人这些军官的配置,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实际上,上面配置下来的只有五千多发子弹,枪支倒是勉强一人一支,军官所配手枪则大多是二手货。

不过让韩争等人唯一有些安慰的是,上面可能也觉得他们做的有些过分,从而良心发现,把他们原本要换下来的一两百支杂七杂八的步枪,留给了他们,同时,还包括将近两千发各种规格的子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