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南北停战(2 / 2)

一九一二年,经过南北双方的暗处博弈,第一场南北战争结束了。

南京总统府,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再商议这次的战事,身后站着自己的得意弟子汪精卫。

战事能结束,孙中山还是很高兴的,至少南方这次没有跌太大的份,南北双方又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

几人商定好谈判的细节的之后,却是头疼起没人去代表南方谈判起来,伍廷芳上次主动留在上海,不愿意回来,这次却是不知对方的意思如何,能否出山代表南方进行这场至关重要的谈判,伍廷芳为人稳重,做事认真,还是让几人很是放心的。

最后黄兴只好表示自己再次写信告诉对方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也要把他请过来,对于谈判这样的事情,还是这些专业人士比较好。

谈完这件事情之后,当说到这次战争中贡献最大的人时,一时有些沉默,北方这次能答应那方再次谈判,无疑在先期的南北会战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样以来,这林述庆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大功臣,如果没有林部在前线死扛着三万余人的进攻,坚持了五六天时间,让北方看到了南方的血姓,不知道这场战争还会不会这么快就结束下来。

但这件事情毕竟是政斧做事不光彩,颇有阴私利用的意思,几乎把林述庆逼到了绝路上,差点无法生还,这几位大佬也是心知肚明的,如何不尴尬。

而且现在这次最大的功臣林述庆反而最后心灰意冷,负气离开,这种行为无疑是狠狠的打了南方政斧一巴掌,这里坐着的几位大佬,不知道有几人在心里希望林述庆还不如在战场上牺牲了呢,那么政斧这次对这次的授攻也不会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

对于徐固卿和李烈钧递上来的关于林述庆抗命返回的事情递交的报告,几人也看了,徐固卿在报告中指责林述庆居功自傲,对政斧不满之情跃然于脸上,诋毁政斧的作战计划等等事宜,而李烈钧却是恰恰相反,并没有说什么林述庆有居功自傲之意,只是说对方一时想不通,闹些情绪,想要回去休息休息罢了。

但两人却都是说了林述庆部队的惨况,这一点上就连徐固卿都没有昧着良心说话,毕竟血淋淋的事实在那里摆着。

孙中山对于这件事,始终认为要革命就是要牺牲的,战士在沙场上送命,却也是为国为民,因此对林述庆负气离开有些不满的。

但想到对方也是革命的功臣元老了,又是第一个响应这次战争的,况且这件事政斧的确做的事情有些阴私,颇有些拿不出手的意思,因此倒也不好说什么。

黄兴看了一圈都没有人愿意在这上面发表意见,无奈之下只好主动担当起了这个黑锅,谁让自己是陆军部长呢,难道还能让政斧为这件事情公开向林述庆道歉不成?也只能在暗地里给对方一些补偿罢了。

最后黄兴只好硬着头皮说了自己的想法,就是先把林述庆的这件事压下去,谁也不要提这件事了,至于授勋之类的事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事后可以找其他的理由对林述庆给予一些其他补偿。

这补偿到时候有没有这些人心中也没底的,毕竟如果将来袁世凯当总统,这些补偿是想也不要想了,因此,这个承诺就像水中花镜中月一般虚无。

但在场的几人没人点清这一点,既然黄兴提出来了,有人带头,这事情就好办了,孙中山知道大家的心思,在心里也只能叹了口气,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当事人不在,没人去得罪人的提出异议来,况且也没有人对这种做法提出异议。

林述庆要是知道这事的话,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其他的实力派的又会作何感想,是否会生出兔死狐悲之感?也许正是这次的原因,后来孙中山发起的二次革命之类的才没人响应吧。

而北方的袁世凯也开始频繁的接触外国大使之类的,感谢着对方在这场战争中对自己的支持和寻求进一步的帮助,努力的为谈判和自己的上位做着事前的准备,更是要准备着时刻让清廷退位,想着如何应对往后的时局这类的事情,甚至比南方还要忙碌

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谁都不会注意着在涡河流域一个刚刚想成型的一个小军阀在努力的发展着自己的实力,力争在乱世中打出一片青天来。

韩争现在也很忙,是实实在在的忙,对于这个地方是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

这个地方就连农业都是由于地方的混乱而处于半凋敝状态,幸好这里的人乡土观念比较强,深信人离乡贱的道理,并没有流失多少人口,这让韩争多少有些安慰,至于这些人中甚至有识字的人都比较多,这一点更是觉得欣喜,即使仅仅是认识几个字而已,这也算是老子故里的遗产了。

而除去这些县中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了,县衙府库更是干干净净的,先前让那群水匪抢抢了几遍,府库里的老鼠看着都比其他地方的瘦小的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