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黄巾起义(上)(1 / 2)

看到徐淑急切的摸样,王旭笑了笑,缓缓说出了心中的计划。

“既然决定要参战,当然就要打出名气来!而且,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协助朝廷尽快镇压黄巾,也可以使得这场战争对各地的危害减少。毕竟黄巾虽然是农民起义,但是他的起义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要失败的,特别是后来性质逐渐改变,打家劫舍,已和贼寇没什么区别。受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所以,明年2月黄巾一起,我们首先要协助太守袁遗平定山阳郡内的小股黄巾。这个袁遗,字伯业。是将来诸侯讨董的十八路诸侯之一,当然正史中只有十三路,不过这还不是现在我们考虑的范围。”

说到这儿,王旭语气一顿,略微回忆了一下历史典籍,才又接着说道:“袁遗是袁绍的从兄,历史上曹操曾说‘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可见这个袁遗还是有些才华的,只不过在三国这个大舞台上就没什么了不起了。但消灭小股黄巾军还是绰绰有余。而黄巾起义的转折点,长社大战是在明年四月发生。所以在火烧长社前我们必须要赶到皇甫嵩的军中!”

王旭说了这么多,徐淑却有些兴趣怏怏地说道:“其实黄巾之乱有没有我们结果还不都一样,我更想知道黄巾之乱以后怎么做?是不是凭借着战功托人给宦官进献点钱,再给那个财迷汉灵帝也送一些,然后买个太守或者州刺史什么的起家?”

“不!黄巾之乱后,那三千士卒愿意留下来的就继续当我们家的护卫。那种拖儿带母,又是独子或者说不想干了的,除了薪水和按功勋给予的赏赐外,再格外发点钱遣散了吧。”王旭迅速摇了摇头,很干脆地否定了徐淑的提议。

“恩?”

似乎对于王旭的想法颇为意外,徐淑立刻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呢?”

王旭笑着用手指点了点徐淑的鼻尖,语重心长地解释道:“你呀,想得太容易了。黄巾之乱后到汉灵帝死这一段时间是宦官当权,而且朝廷又还具备实际权力,稍不注意就会招来大祸!”

“那还不容易,只要讨好灵帝和宦官不就行了吗?”显然徐淑并不能体会其中的关键,此刻一脸的疑惑。

“不!有两个原因导致这么做行不通。其一,你现在巴结了宦官,名声就会很臭,对于将来争取人才是非常不利的。没有人才难道就让我一个人去打天下吗?其二,你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必然就很得皇帝的欢心。而以灵帝的欢心,很有可能调任你到京城去做大官,不一定会按你的意思想在哪儿就在哪儿,那可就真的糟了!其三,这个时期的官员调动是非常频繁的,就算你得到他们欢心也很有可能把你调来调去,到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

一口气解释完三个原因,王旭想了想又接道:“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得不偿失,没有必要去赌这一把。真正寻得安身之地应该是在诸侯讨董前后,那个时候得到的才真正是你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