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日用算是韦皇后的人,他发现了李隆基的异动,并没有向韦皇后报告,而是开始动脑筋了。崔日用把韦皇后和李隆基放在天平的两边掂量来掂量去,最后决定,赌一把,支持李隆基!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崔日用明显地感觉到蓝田王李陶是支持李隆基的。可是,怎样才能向李陶和李隆基表明自己的态度呢?
天慈寺主持普润,跟崔日用关系不错。崔日用找到普润,跟他说:我知道你和蓝田王、临淄王那边有联系,请你转告他们,韦皇后已经准备动手了,如果与他们有什么打算的话,让他们也快点准备,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说一声,我可以当内应。普润听了这个消息,当然马上要把这个意思转达给李陶。
李隆基听了李陶的这一番话,吓出了一身冷汗。幸亏崔日用两面三刀,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他立场坚定,把掌握的情况报告给韦皇后,自己的脑袋早就跟脖子说再见了。
“陶儿,现在该如何是好?”李隆基也没了主意。
“你先见见这个崔日用,看他怎么说,先稳住他,我就不出面了。”
李隆基点点头:“也只好这样了!”
……
待李隆基送走崔日用回来后,李陶早已经在等着他了。
“崔日用怎么说?”
李隆基叹了口气道:“他告诉我,我准备政变的事情既然他都知道了,别人也未必瞒得了多久,夜长梦多,赶快动手吧!否则,让韦皇后那边发现。可就功亏一篑了!”
李陶沉思片刻点点头道:“崔日用说的没错,我们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李隆基点点头。
李陶站起身来,侃侃而谈道:“要想成事必须要知己知彼,咱们先看看韦皇后这一边。她已经立了陛下的小儿子也就是我的茂叔当了皇帝。自己以皇太后的身份主政。她的一切政令。都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的,谁反对她。就是反对皇帝,这就叫做“挟天子以令诸侯”。陛下驾崩之后,韦皇后立刻调集五万府兵,让他们和禁军一起。对长安城实行军事管制。她还任命了自己的侄子、女婿等亲信担任将领。韦皇后安插了宗楚客担任宰相,宰相是百官之首,一呼百应,这样韦皇后就有了朝廷大臣的支持,在政治上也是颇为稳妥。有了大义、军事和朝臣这三大优势,想要搬倒韦皇后,可是相当困难。”
李隆基听罢。面上神色变换不已,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反观我们这边的情况,天子已立,名正言顺。兴兵政变师出无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在大义上就处于了劣势。三叔的身边虽然有陈玄礼与葛福顺两人,可他们都是中下级军官,即使他们愿意与三叔一起政变但他们手下的士兵听不听他们的,我们无从所知。长安的兵力不仅仅只有羽林军,还有万骑、飞骑和府兵,在这些军队中我们基本上没有任何力量。再说了,刘幽求 宋璟等人虽然有智谋,但人微言轻,与宗楚客他们的影响有天壤之别。在这种情况下政变,确实是胜算不大,风险不小。”
“陶儿,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劝我放弃吗?”李隆基盯着李陶问道。
李陶摇摇头道:“不!我的意思恰恰相反。”
“哦?陶儿,你什么意思?”
“尽管形势对我们不利,但我们不能再等了。因为时间拖得越长,韦皇后的势力越稳固,越难以动摇;同时,准备时间越长,我们暴露的可能性也越大。”说到这里,李陶目光炯炯道:“与其如此,还不如背水一战。三叔,你敢不敢冒这个险?”
李隆基胸脯上下起伏,过了好一会,他一挥拳道:“陶儿,我就赌一把,干了!”
李陶笑了笑:“这才像我三叔,你放心,有我帮你,只要计划周密,我们的成功性很大。”
“三叔,有一件事你得有思想准备。”李陶突然郑重其事道。
“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