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剩下八分把握,一是他提议王烈故意在五十里外扎营,这样既能麻痹迭浪城守军,又能迫使对方向建康求援。
而对方一旦向建康求援,那么他正好趁机诈城,毕竟建康城距离摄山不过三十余里,只要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派出援兵,那么天明前援军的先锋正好可以赶到,这也符合王敦对迭浪城的重视程度。
如此,攻占迭浪城的把握又增加的四分。
最后剩下的四分,谢艾却是寄予苏良身上。
谢艾知道迭浪城的守将沈充,乃是王敦心腹,为人有勇有谋,号称王敦手下第一勇将。
如此壮士,非万人敌不可取也。
此刻,谢艾手摇羽扇,遥望远处模糊的迭浪城,忽然豪气大发。
一直以来,除了智取襄国城那次,大多时候他都只能躲在这些将领身后布置谋划,这让他颇有壮志难酬的感慨。
他也深知,主公王烈其实对他很信任,众将也对自己很尊敬。
王烈没给他单独领兵的机会,更多时候是在培养他,甚至希望他在军事、政务上都能有所涉及。
但谢艾却真心不喜欢学习政务,他一直认为大丈夫当在马上博取功名。就算不能亲自上阵杀敌,也要亲临一线,举手间让樯橹灰飞烟灭。
“先生。小心着凉。”一件厚重的披风披在了谢艾的后背。
却是王烈的亲兵杨彦之,这次王烈特意将杨彦之一并派出,交给杨彦之的命令也很简单,保护好谢艾安全。其余什么都不用做。
这一声也把谢艾瞬间拉回现实,他了身边正一脸期待望着自己的众将,忽然笑道:“好了,我们入城吧!”
随着谢艾一声令下,人马转向西北。
一刻后。迭浪城下,通往建康城的大道之上,出现了一条长龙似的火光,接着响起了一阵人马嘶鸣声。
这支人马很快就来到摄山下,接着直奔迭浪城而来。
山口关卡处的江左守军放眼望去,只见对面人马身穿本军盔甲,约有百余名骑兵,其余都是步兵。身后还有近百马车相随。人数大约在三百左右。
这些人马越行越近,眼就到了城下,守军大声喝道:“什么人,站住!”
闻听这话,从来兵中走出一人,高举着令牌道:“在下中军帐下都尉刘成。奉大将军命,援助迭浪城。”
那守军闻言。狐疑道:“怎么才这么点人马?天气太暗,我不清令牌模样。”
城下之人笑道:“我们只是先锋。大军尚在后边,快去通报你家沈将军,这天寒地冻,兄弟们连夜赶路可都冷得紧了。”
说完,让城下放下一条绳索,将令牌捆上拉了上去,做完这些还伸出手来不断摩擦。
守军仔细检查令牌,的确是大将军府所发的最高级别的令牌,而且城下的确就这么几百人马,应该不是敌人,否则断不会只派这点人马来送死。
这要是往日,这守军也就开了城门放他们进来。
但沈充临休息前一再交待,如果有人至城下。
无论是敌军,还是援军,都必须禀报于他后才可决断,否则以军法惩处。
那守军一脸歉意道:“城下的兄弟稍后,我们去通报将军,再给你们开城。”
很快,沈充就一脸凝重的走上城墙。他已经第一时间仔细查验过守军带去的令牌,这种最高级的王敦那里领取过,的确不是伪造。
到了城上,沈充放眼望去,只见城下男子在三十岁左右,面皮青白,自己好像是在中军中见过这样一人。
而且中军的几个都尉中,据他所知也的确有一人名曰刘丞。
只是中军一向归王敦亲自管辖,就算他们这些亲信也是插手不进,所以并无交集。
想来王敦之所以派中军的人马来,也有督战的意思吧?
但沈充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对方人马虽少,就算放入城内,自己也有信心控制住,可对方身后那些大车却是做什么的?
想到这里,沈充喝道:“刘兄弟,你们既然是先锋,不轻装赶路,怎么带着那么多车辆同行?”
刘丞连忙道:“回将军,这些是大将军命我带来的粮草和弓弩,他叮嘱说王烈若来,就算只有一兵一卒,我们也不可出城迎敌,只可固守迭浪城,但又恐城内粮草和弓弩不够,明日王烈若抢先到来,一旦围城,这些东西可就运送不来了。”
沈充闻言,点点头。
那边刘丞一挥手,几辆马车直接被驱赶到城下,那些士兵掀开车上盖着的油布,火把映照下,只见一袋袋谷物,还有闪着寒光的箭矢出现在众人眼前。
“将军开还有疑问?”城下的刘丞语气中隐约有了怒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