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屈意逢迎(1 / 2)

枭臣 更俗 1774 字 2个月前

余文山率援军奔援道墟埠,将卒体乏力疲,连开弓都手软,而当时都墟埠一营守军已经击溃,实处于极不利的地位。但是,大部都已经登上滩头的淮东军没能及时果断的展开,抢占有利地形,偏偏在给西侧陡坡约束得极狭窄的滩头上整顿阵形,让余文山看到可趁之机,余文山披厚甲,率左右扈从,身先士卒,猝然间冒箭矢前突,终是将从道墟埠滩头抢岸的淮东军打得大溃。

然而局势战场的胜利,不能扭转整个战局的展。

前往湖塘头的那部援军给淮东军打得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浙闽军聚集在老塘浦、暴露于野外的主力侧翼仍然处于给夹击的危险之中。

除了老塘浦下方的滩头阵地突然间展开,动反攻外,淮东军又在老塘浦与湖塘头之间选择第四处抢滩地点,输送兵马强渡曹娥江!

老塘埔防寨内才五十步见方,一万余兵卒退守防寨根本就不现实。

一万多人都撤入寨中,一步见方的空当儿就要塞四五个人;人挤得连转身都难;一旦淮东军给封住寨门,随便调几架投石弩过来,就是难逃全军覆灭的命运。

“都督,”苏庭瞻大步登上寨头,这时候头上悬着的太阳毒辣凶烈,苏庭瞻在前面督战,身穿厚甲,疾步奔上寨头,身上大汗淋漓,一边舀水喝,一边劝奢飞虎,“末将率部守住阵脚,都督率主力撤去山阴——老塘浦地形过于狭窄,一旦给淮贼形成夹击会战之势,于我大不利啊……”

往会稽城的道路由镜湖阻拦,浙东水师残部虽有数十艘战船集结于镜湖东侧,但短时间内无载大军上船,而仅有两条狭窄道路,侧翼都在从湖塘头登岸的淮东军直接打击范围之内,主力要从老塘浦撤走,唯有撤去会稽山脚下的山阴县城。

奢飞虎脸色铁青,面无表情。

他急于求胜,从山阴、会稽抽兵太多,在淮东军多处抢渡的攻势之下,已成头重脚轻的拙势。会稽城守军已不足一营,只能防备偷袭,他率主力退往山阴,苏庭瞻守老塘浦,淮东军渡江主力极有可能趁势转向去强攻会稽城——当如何是好?

当淮东军源源不断的渡过曹娥江进入西岸,会稽城仅靠一营甲卒,能否支撑到富阳或临水援军赶来解围?

战场情形瞬息万变,将帅有时候做决定,实际与赌博无异。

面对苏庭瞻的劝告,奢飞虎不予理睬,只吩咐左右:“拿我的甲挂来!”

奢飞虎都有披甲上阵的打算,苏庭瞻情知再劝无用,拱手说道:“末将不能将坡前滩头拿下,唯以项上头颅以报都督知遇之恩!”

唯有将老塘浦坡前的淮东军打垮掉,腹心才无威胁、牵制,才能稍从容去拦截从北面卷来的淮东军主力。

老塘浦滩头,淮东军才投入三营甲卒,但淮东军在北面的湖塘头站稳脚跟之后,除了先期登岸的八营甲卒,又有密茬茬的战船往西岸靠来,要送大股甲卒登岸作战……

好在余文山在南面打溃淮东军一部,不然非但连撤往山阴的通道给截断不说,还要面临三路合围的夹击,而西面则是水域开阔的镜湖。

“东线局势系于此战,若败,你我皆无葬身之地!”奢飞虎伸手按在苏庭瞻的肩头,带着一种异样压抑而沉重的声调说道。

依大都督府之前所定策略,当前形势要以拖为主;恰恰是淮东迫使北线的形势,急于早日抵定浙东形势——但奢飞虎这时候硬着要决一死战,苏庭瞻也无话可说,毕竟让奢飞虎率主力撤入山阴,也很可能导致会稽城失陷。

会稽城一旦失陷,东线的形势对浙闽军来说,就太恶劣了。

此战胜则大胜,败则惨败——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是此战有多大胜的希望?

苏庭瞻带着这样的疑问,率扈从出寨赶到前阵督战。

滩头的淮东军正将车阵拆开,一队队甲卒各拥两到三辆盾车往外撑。

阵后是浮桥,一旦给淮东军将滩头阵地撑大,就能迅速通过浮桥将更多的兵力输送过来。苏庭瞻这时候断不敢让更多的淮东军进入滩头阵地,点出两员有百夫之勇的悍将,要他们披甲上阵,率精锐分从两路反攻过去,要尽一切可能,将滩头的淮东军压下去。

苏庭瞻又下令将从山阴城紧急调来的四架投石弩,扛到阵前组装,打算用投石弩配合甲卒,一次性将淮东军的滩头阵列打垮掉。

这四架投石弩,都是用人力拉拽射的。三五十人操作一架投石弩,需要百十步纵深的操作空间。此时在狭窄的坡头,也只能放下四架抛石弩打击淮东军,再多,就要挤占步卒列阵的空间。

另外,要打击到淮东军,浙闽军的投石弩,必须要布置离淮东军三四百步之内的前阵;但离前阵太近,很容易给淮东军的反攻摧毁。

所以浙闽军无在阵前单独使用抛石弩;有史以来,投石弩更多的使用在攻城攻寨的战事之中,唯有将敌军封锁在城寨之内无打反击,投石弩才会挥最大的优势来。

眼下,苏庭瞻命令部将精锐步卒前冲,死死的抵住淮东军的车阵绝不后退,才能将抛石弩放置到阵前使用。而抵前的甲卒不能后退,自然要承受极重的伤亡。

要想获得胜利,只能拿人命去填,有片刻犹豫,就可能招来惨败。

回忆与淮东军这些年来的战事,苏庭瞻心头涌起无力感,淮东军在军械上要领先太多。战船且不说,淮东军所制的蝎子弩,是一种小型的抛石弩,用绞弦力,不用人力拉拽,甚至可以放置在战船甲板上能放射石弹。与床弩配合,淮东军战船能给抢滩步卒提供约三百步纵深的封锁。

浙闽军要打淮东军滩头阵前的侧翼,必须要承受极惨重的伤亡,才能接近淮东军两头抱江的车阵侧翼。而且淮东军所生产的蝎子弩才三百多斤重,四五名健壮扛着,就能随突击部进退,甚是好用。便是在纵深在百余步的车阵之内,淮东军除了投入三营甲卒外,还要余地放置数架蝎子弩配合防守,令浙闽军吃尽苦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