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众人居然没有再反驳自己,崇祯的心一凉道:“我知道,有很多的问题大家都想知道是什么,朕为什么会封一个异ì的江湖草莽为?而且又为什么会封其为‘一字并肩王‘吧?’
而众人此刻却并没有继续说点什么,只是定定地看着崇祯,他们想从崇祯那得到最确切、最标准的答案。
崇祯仍是苦笑了一声道:“这其中的东西还真是不足为外人所道也,至于其中的信息相信以后你们都会明白的,现在,确实不是能说出来的时机。不过请众卿放心,到了一定的时候你们一定会知道的。只希望到那个时候大家不要作出什么不必要的东西来。”
所有人见到崇祯这样说也只能按下心中的好奇心等待着谜底揭晓的那一刻,虽然现在谁都在好奇那个叫张瑞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让皇上封为“一字并肩王”,难道世间的王爷是那么好当的吗?
一字并肩王,拥有与皇帝比肩的地位的一字王。正史中并无此类王爵的称呼,属于野史或是说书的编纂的。
中国古代礼制非常详细,按照帝国时代礼仪,皇帝行走时任何官员都不能与其并肩而行,能拥有与皇帝并肩而行是一种非常高的礼遇,封授并肩王象征此人拥有与皇帝比肩的地位。
明朝的亲王、清朝的亲王和郡王,又分“一字王”和“两字王”。“一字王”在爵位体制中仅次于皇帝。皇帝的嫡出儿子可以封一字王。明太祖朱元璋的几个儿子都封为“一字王”,像“燕王”、“秦王”。“两字王”地位较低,皇帝的侄子或皇室其它成员若是立有大功,可以得到这一爵位,明初朱元璋的一个侄孙朱守谦被封在桂林作“靖江王”;清代的王只有府邸没有封地,清初有一位皇室成员勒克德浑被封为“顺承郡王”,王府原址就在现全国政协大楼所在地,三十年代张学良曾以此为将军府。但在中国,自刘邦白马盟“非刘不王”后,凡异姓封王从无好下场。
历史上勉强算来可以算作一字并肩王的,大概只有西汉王朝初期的韩信,他被封为齐王时具有了与刘邦比肩的名望和实力;还有太平天国初期的东王杨秀清,他以“天父代言人”和太平军实际最高军事统帅的身份拥有了甚至凌驾于天王洪秀全之上的实力。一般在野史中可以拥有一字并肩王地位的,都是立下非常重大或特殊功劳的名臣大将,不然就是篡位预备队。
明朝的亲王又分“一字王”和“两字王”。“一字王”地位高,仅次于皇帝,京剧《二进宫》里唱的“封你一字并肩王”,就是这个意思。皇帝的嫡出儿子肯定可以封一字王。自太祖朱元璋的几个儿子都封为“一字王”,像“燕王”、“秦王”。“两字王”地位较低,皇帝的侄子或皇室其它成员若是立有大功,可以得到这一爵位,太祖朱元璋的一个侄孙朱守谦被封在桂林作“靖江王”;
而明制的王爷,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予费,亲亲之谊笃矣。考二百余年之间,宗姓实繁,贤愚杂出。今据所纪载,自太祖时追封祔庙十五王以及列朝所封者,著于篇。而郡王以下有行义事实可采者,世系亦得附见焉。
而这些可以称之为一字并肩王的王爷,可个个都是天生的反骨的埋祸之根源,一字并肩王并不是那么好当的,难道,皇上已经知道了这个结局?现在的他就是为这个结局做准备吗?所有人都不相信皇上不知道这些历史上能与皇帝比肩的“一字并肩王”的事迹和下场,难道,那个张瑞的下场此刻就已经早早被预定了吗?
想到此,一些老油条的大臣也不说话了,他们真的很想看看这最后的谜底到底是怎么揭晓的。
<v la=””>
<rp>pa_4();</rp></pa>
<rp>pa_();</rp></pa>
<rp>pa_();</rp></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