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章 平乱(二)(1 / 2)

魏四看出二人的瞧不起,道:“这支队伍是负责保护皇上,保护皇宫的,如今派来山东,可见皇上、朝廷对山东局势的担忧。既然已经来了,自是要去前线。”

“山东地贫人穷,皆是小城,恐无法招待你们这些高贵的士兵。”杨肇基是担心这些士兵不但起不了作用,还会骚扰百姓。

魏四不再争辩,从怀中掏出山东地图,摊在案上,边指着边对这二人道:“按目前叛军发展势态看,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将是这:沂州。所以我恳请率部前去守沂州。”

杨肇基疑惑问道:“你才来山东,怎会知晓敌人意图?”

“很显然,徐鸿儒是以邹县为根据地,发散性向四面进攻,如今向西、向北都已在进行,那下一步当然是向东南的沂州。”魏四很肯定地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一路魏四都在判断徐鸿儒的意图,猜测他的下一部动作。魏四根据徐鸿儒的性格判断他不会采用“游击战”,而是会固守一城为根本,向外发展。

当然,他在离京前已想到了闻香教的另外两外主要首脑王好贤和于弘志,并给兵部孙承宗留下书信。这两人起事,必会在河北,可由天津发兵镇压。

杨肇基突然对这位年轻的大太监感起兴趣,“你学过兵法?”

从这位老将军说话口气,魏四已知他的态度改变许多,笑道:“未有学过。但既然派魏四来山东,魏四不想碌碌无为,在来之前便彻夜补习这方面功课而已。”

“呵呵,魏公公与其他外派太监大有不同啊。”赵颜不觉对魏四赞赏起来。是啊,太不同了。

杨肇基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但他还想知道魏四有什么想法,“那你觉得如何平息这场叛乱呢?”

魏四仍是手指地图,“佯攻邹县,实取其他。只要断了全部手脚,区区一个邹县何足挂齿。”

“哈哈,好,和老夫想到一块了!”杨肇基大呼,花白胡子乱颤不止。上任这些天他都在考虑剿叛之策,而心中所想与魏四所说几乎无异。

“哈哈,有杨总兵和魏公公,山东无忧!”赵颜欣喜不已。

“魏公公,我与你同去沂州。”杨肇基喜不自禁。

魏四笑道:“两位前辈喊我魏四便可,喊什么公公,实在生分。”

“哈哈,好,喊你魏四。”两人答应。

小小的沂州城一下子迎来九千人马,魏四的六千和杨肇基的三千。一到城内,杨肇基便分兵各守四个城门,加强防范。

此时,于弘志响应徐鸿儒,在武邑白家屯盟誓起义。孙承宗听从魏四建议,令天津发兵五千,联合当地武装进行剿灭。

山东这边,赵颜调派官兵加紧围剿,不仅击溃远征义军,并夺回郓城。

徐鸿儒避实击虚,直插运河重要渡口夏镇,抓住京杭运河的咽喉,切断朝廷漕运粮饷的通道,并在彭家口截获官府粮船四十艘。但攻打兖州、曲阜的队伍受到顽强抵抗,虽获得了一些胜利,却难以攻下城池。

这时的徐鸿儒将目标定在沂州,派出大都督侯王、总兵魏七率兵攻打沂州,以求有所突破。

魏七?呵呵,听这这名字象是魏四的弟弟。

“与其固守,不如迎头痛击。”听闻徐鸿儒派兵来攻,魏四献计,“只要一举击溃敌军,便可乘胜追击,收复失地。”

“哈哈。”杨肇基大笑捋着胡须,“正是。”他觉得魏四简直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每次说出的主意都与他所想不谋而合。

“老将军守城,魏四出城击敌便可。”魏四道。

杨肇基反对,“魏四你在宫中,何曾上过战场,还是你来守城,我率兵出击。”

魏四笑道:“那好吧,我让步,咱俩一同出击。”

“你真行?”杨肇基不相信地问。

“老将军放心,决不会拖后腿的。”魏四笑道。

只留少许士兵守城,杨肇基与魏四率各自人马严正以待。远远见烟尘滚滚,敌军渐渐靠近,两人相互道句保重,率部杀出城。

起义军人数众多,足有两万,但几乎尽是步兵,也没经过什么训练,就知道吼着“杀”向前冲。

杨肇基那边一千骑兵,两千步兵,皆经过严格训练,跟着他久经沙场。魏四这边三千骑兵,三千步兵,是精挑细选的勇士,是禁军中的禁军,再加上魏四管理后的整顿,早已恢复虎狼本色。

两军一接触,胜负已定。起义军都是四处聚集的老百姓,乌合之众,只是凭着一股崇拜,挥着很少使用的兵刃,用着蛮力在战斗。在骑兵的冲击下,顿时慌了神,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大明的步兵已杀到。

顿时,义军的队伍四散,那位大都督侯王、总兵魏七挥刀大喝:“不许退,不许退!”

擒贼擒王,魏四远远见对方大旗所在,挥刀指挥精锐骑兵,“杀向那!”

“杀!”腾骧四卫营将士大吼着跟随魏四杀过去。

魏四身后,尤三妹穿着士兵服,软鞭左右飞舞,十分凌厉。

见一队官兵已将杀到跟前,侯王惊慌命令,“魏七,给我挡住!”自己却掉头纵马向后退去。

奶奶的,胆小鬼。魏七心里骂着,硬着头皮挥刀催马迎上去。然而到了跟前,他的马停下,他的刀停在半空,他的眼睛瞪得圆圆,他的嘴巴半张久久,才说出话来:“魏,魏四哥……”

虽然留起了胡须,虽然脸庞上多了尘土,虽然红巾裹头,但魏四仍一眼认出,“小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